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经济学随笔的生命力——徐康宁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经济学家茶座》48辑 佚名 参加讨论

    近十多年来,一种反映新的经济观点并贴近生活的经济学文体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这就是经济学随笔。尤其是《经济学家茶座》广揽热爱写随笔的经济学人,每年编发大量的随笔文章,推动了国内经济学随笔的繁荣,《茶座》自身也成了国内经济学随笔的重镇。笔者写下本篇文章,绝不是要谈所谓的经验,也不是因为对经济学随笔有深厚的研究,而是一来愿意借《茶座》一角和同行交流,二来属于命题作文,意在为茶社的主人凑“一壶茶”。
     经济学随笔为什么会流行?
     随笔又称散文,在文体上似乎很难找出其中严格的界限,两者都是题材广泛、表达自由、不拘形式。有人硬要把随笔区分于散文,称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类型,散文则要更为广泛一些,这也是一家之言。不过,由于人们对散文会联想到游记、风物描绘之类的抒情之作,我还是愿意把本文讨论的主题称之为随笔。随笔在英文中也有对应,就是essay,按照一些词典的解释,就是题材广泛的短文章,形式自由活泼,但一般都要表达作者的鲜明观点。
    经济学随笔为什么会流行起来?首先是有一批经济学家或经济学人喜欢写分析经济问题的随笔,其次是社会有需求。
    关于经济学家为什么喜欢写随笔,我曾在以前的一篇很短的文章中谈过这个问题,现在再概括几句。经济学家有的时候需要用另外一种书面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用大家都能看得懂的语言来反映一种学术见解,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懂得一种道理。这一点很重要。好的经济学随笔,不仅对于经济学思想的普及,尤其是划清正确与谬误、批评政策得失,有着学术文章起不到的功效,而且可以进一步确立经济学家的名望。美国出过无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但引起大众注意尤其是让政府在意的并不多,这和经济学家写不写大家都能阅读的文章有很大关系。经济学家爱写随笔,还因为随笔是一种很好的书写载体,自由不拘,甚至淋漓畅快,作者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的经济学家本身就是文字高手,平时的学术论文限制了他们对语言表达的灵感和冲动,随笔的形式自由以及文字之美给他们带来一种难以替代的快感。
    至于社会对经济学随笔的需求,自然也随着舆论的宽松和媒体的多样化与日俱增。人们不仅希望从严谨的学术文章感悟思想的新知,也要在指点江山、辩论真理的激扬文字中得到启发,还可以在说东道西的娓娓之谈中会心一笑。思想越活跃,媒体越丰富,谈论经济的随笔文章就越有社会需求。
    现在市面上讨论经济问题的书籍和文章很多,但观点不一定正确。最新一期的《读者》杂志上有这么一篇文章:中国物价为何比美国还高(一个很吸引人的题目)。文章在列举许多产品在中国的价格大大高于美国后,用三个原因解释了这种现象:第一是中国的宏观管理成本高(主要是政府成本);第二是权力腐败,造成交易费用过高;第三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太多,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人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政府为持有美元外汇而增发大量人民币,老百姓手中剩下的就是贬值后的人民币。应该说,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道理,在阅读市场上很叫好(所以被《读者》转载),但观点并不正确。如果一位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用随笔的形式写同样主题的话,首先会对物价的比较做出正确的评价(那篇文章的作者是用商品的中国零售价格和他在美国购物网站上查询的价格去比),更重要的是,中国向美国的大量出口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也不是中国物价高于美国(如果成立的话)的主要原因。中国生产的产品如果国内价格高于美国,那是因为在国内销售享受不到出口退税;如果中国产品在中国的价格高于美国产品在美国的价格,那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小麦和大豆就是典型的例证。
    经济学随笔的生命力来自何处?
    国内的经济学随笔,从十多年前的一些报刊专栏(印象中是《21世纪经济报道》首先为一些国内名家开辟专栏的,逐渐扩展到多家报刊),到现在有专门的定期出版的随笔集子(如《经济学家茶座》),逐渐显示繁荣景象。可是,一时的出版繁荣,未必能代表真正的生命力。这让我想许起多年前国内杂文的一时荣枯。
    改革开放之初,思想开始活跃,舆论直面社会,加上鲁迅风格在中国的深厚影响,一时涌现许多针砭时弊、传播新潮的好文章,杂文是当时人们最爱读的一类文体,许多大报都有专门的杂文栏目,其中一些文章的影响并不小于大块头的理论文章。但渐渐地,杂文最后淡出了人们的阅读范围,现在很少听人说喜欢看杂文了,报刊上也不大见到过去那些很醒目的杂文栏目,真不知当初写杂文的高手今何在。
    经济学随笔的生命力首先来自于作品本身,只有作品有了丰富的内涵,才会有相对稳定的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一种长期固定的文体。
    思想是经济学随笔的核心,也是维持其长久生命力的基础。经济学随笔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随笔短文,关键还是在于一种思想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随笔,可以是赏花观月,可以是抒发情感,甚至可以自我排遣,读者读这些文章是体味一种感受。经济学的随笔,是以随笔的形式表达经济学的思考,读者读这些文章是体味一种思想,因为经济学是关于思想的学问。如果经济学随笔离开了思想的火花,没有了思索经济之问题的味道,就不能称其为经济学随笔,那就是生活随笔或文学随笔。《经济学家茶座》以茶会友,让茶客亮相,让读者轻松如喝茶般品味文章,这是一种阅读状态,应当保持和发扬下去。不过,是茶就有茶的味道,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花茶,都要有茶香和茶味,没有味道就成了白开水了。文章的思想性就是一种“茶味”,一定程度上也是读者愿意喝“茶”的前提。本人虽然不反对只是会心一笑的经济学随笔,因为这也是它的一种功能,但唱主角的应当是能给人以启发和思考的文章。
    话题的取舍非常重要,有价值的话题是决定经济学随笔生命力的另一个保证。什么样的经济学随笔的话题具有价值?这当然没有定论。有思想的好文章,小处也可以着眼,从小见大,平凡中看真理。一情一景,一事一物,都有规律可循,只要言之有理,表达自然,不落俗套,都可以成为一篇有思想的经济学随笔。倘若仅仅是题目宏大,空洞无物,老生常谈,即便说了很多大话、套话,也毫无思想可言。既然是随笔,题材就无一定限制,既可以写国家大事,也可以写身边小事。不过,能够给人以联想、思索和回味的经济学随笔,还是少不了看似轻松淡定但主题不失深刻的内容,在闲适之外有一种淡淡的厚重感。
     经济学随笔也可以“风花雪月”、“山水田园”,还可以细微至生活日常、家长里短,但本人一直认为,这些只能是经济学随笔的“调色剂”,而不能成为经济学随笔的主流。如果经济学随笔最后演变成全是围绕白菜豆腐所写的经济学知识介绍(这类文章容易犯在一个并不精彩的故事中硬塞进一个经济学理论的错误),那就变成了生活经济学。市面上有生活经济学的书籍,有专门的读者,主要是未成年的孩子和家庭妇女,而喜欢读经济学随笔的读者应该是不同的群体。读者刚开始看那些生活经济学文章时,觉得新鲜可读,一个个差不多的故事看多了以后,就觉得浅显无聊了。
     毫无疑问,经济学随笔生命力的第三个来源就是这种文体的形式之美,这往往也是这类文章的引人入胜之处。经济学随笔写出来要有人看,而且让人爱看,必须讲究行文,追求语言之美。既然形式自由不拘,文章就要克服学术论文八股式的机械文风,讲究起承转合,力求自然清新、流畅大方,该含蓄时点到为止,该宣泄时淋漓尽致。好的经济学随笔是用思想在启迪人,但表达思想的载体是语言,真正打动人处是纸上的文字。没有精彩的语言,没有用心的文字,也很难称得上是一篇经济学随笔之作了。缺乏必要的形式之美,普通的经济学文章就能够替代经济学随笔,长此下去,经济学随笔的繁荣也难以为继。一些名家文章写得多了,或无论怎样写也会有人给登出来,就难免漫不经心,文章粗糙,写文章像随意讲话一样,毫无雕琢,最后变得没人看了。《21世纪经济报道》初办时,每期都有足够的版面提供给一些经济学名家做专栏,刚开始这些文章写的也不错,看得出来是用心写的。渐渐地,文章开始变得漫不经心,文字粗糙,大家的阅读兴趣顿时消失。大概也是报社注重读者调查吧,发现这类文章并不叫好,渐渐地把一些经济学专栏砍去了。
    实际上,有心的作者在写经济学随笔是很注重语言功夫的,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倾注于文字之中,用心遣词造句,反复推敲。我曾听到一位作者在《茶座》召开的座谈会上讲,他每为《茶座》写一篇文章都要费时几天,用心构思,推敲文字,而且他本人也陶醉于自己精心所写的文句之中,换来一种写别的文章所没有的快感。笔者当时听了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心情:感动。本人生性不勤,为《茶座》写文章不会如此讲究,虽不是草草而漫不经心,但基本也是“一挥而就”,没有“陶醉”的快感,但却有几分“调剂心情”的乐趣。平时写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文章,难免无趣,每隔一段时间换一种心情,写一篇轻松的经济学随笔,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思想的调剂和写作的调剂,可以增添快乐。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写一些随笔的另一个原因。
    社会阅读氛围有待改善
    

    经济学随笔要在中国长期繁荣下去,还有一个社会环境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社会阅读氛围和出版氛围,这种新文体的生命力也会受到挑战。作为一个喜欢读随笔的读者,也作为一个愿意写讨论经济问题随笔的作者,说老实话,本人对此还是有点担心。
    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经济学的纯学术文章(尤其是计量化的学术文章)是职业化的结果,当经济学家已经进化到一种标准的职业以后,阅读和写作经济学的学术文章是体现职业门槛的一种业内行为,也是职业化经济学家交流与竞争的职业规则。经济学随笔不同于学术论文,除了表达思想之外,还需要表达一种情怀,其实这也是许多经济学家爱写随笔的一个重要原因。情怀不是职业内的元素,无论哪一位经济学人写多少篇随笔,随笔写的有多好,对他的职业利益(晋升或学术地位)是没有关系的(至少在东南大学是如此)。这种情怀若能长期延续下去,除了经济学家始终要保持一份热情,还需要社会有共鸣,有这种情怀赖以生存的阅读氛围。
    走进书店,浏览报刊和网络上的热门文章,不无遗憾地发现,有情怀的书籍和文章基本被冷落,而功利性的书籍、质量粗糙不堪的畅销书以及缺乏品位的热门文章却大行其道,国民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形成一个让有思想、有情怀的经济学随笔真正繁荣的局面。这些年,少数经济学家成了公众人物,像吴敬琏、厉以宁这样的学术名家,几乎家喻户晓,连我们学校门口报摊上的老太太都能随口报出几位经济学家的名字,但这些经济学家的思想观点是什么,绝大多数的人却说不上来,因为他们从来不看那些经济学家的文章,哪怕是登在报纸上谁都能看得懂的文章。相反,如果我们换一种阅读环境,发现那些具有世界盛名的经济学家,在他们的国家里并不是像我们这里家喻户晓,但熟悉他们的大众却多少了解一些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因为看过这些人的文章。克鲁格曼是一个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不仅在学术界内有争议,而且在大众层面也有争议。他经常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专栏文章,《纽约时报》网站上也经常有对他的文章评论,有赞成的,更有反对的,绝大部分出自普通读者之手。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责怪国民的阅读习惯,在对当下阅读氛围发出遗憾之声的同时,更加希望出版界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有利于经济学随笔发展与繁荣的气氛。
    经常在国内外出差,经常光顾国内外机场的书店,也几乎在登机前都要买上一两份报刊,以便在飞机上阅读消遣。在感叹国内出版物日益丰富,尤其是花花绿绿、夺人眼球的出版物赛过国外的同时,也有点惆怅于严肃的思想读物乏人问津的状况。十多年下来,各种畅销书不知道印了多少册,新创刊的花俏杂志不知道增加了多少,但正式以随笔形式出版的刊物还是《读书》《随笔》《万象》等少数几种,而这些刊物中,文学性的随笔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经济学家茶座》至今还是以书代刊的形式,未能成为正式刊物,虽很有影响,但由于在国内没有同行呼应,显得有点孤单。如果在《经济学家茶座》之外,国内还有一两份专登经济学随笔的刊物,对于经济学随笔的真正繁荣,也对于《经济学家茶座》再上一个台阶,是大有好处的。期待《经济学家茶座》办得更好,期待新的有品位的经济学随笔刊物问世。
    作者:徐康宁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Tags:经济学随笔的生命力,徐康宁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