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资需求来看,2017年全年经济增速6.9%,社会融资规模增速11.3%,2018年经济增速虽然预计比2017年或有所下调,但受到国内消费、投资与外部需求的支撑,总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因此,国内融资需求仍会比较强劲,监管压力下资金供给端快速收缩对实体部门融资结构与融资成本抬升起到了主导作用,尤其是非标、债券方面的融资成本。
当前我国融资成本上升、表外融资持续收缩,经济增长表现稳健,但应当密切关注货币金融条件转换对实体经济的潜在作用和时滞影响。
事实上,近期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差异化下调,银监会等多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这些都对社会融资规模和成本形成利好,特别是表内信贷空间的扩张,这有利于保持货币金融总体从紧的条件下,实现实体经济融资结构优化与经济稳定增长。
贸易争端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 近一段时期,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外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中,贸易武器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如果说去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雷声大雨点小”,今年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贸易问题已经不仅是美国在经济层面意图重振制造业的重要关注领域,事实上美国已经开始借贸易问题企图实现政治、外交等层面的利益交换、地缘关系整合。
例如,美国向欧盟开出换取钢铝关税豁免的条件包括:将对美国钢铝出口限制在2017年水平,承诺采取措施对抗所谓的“中国钢铁倾销”,在一系列其他贸易问题上合作,在国防政策上让步等。特朗普政府重要组成人员轮番更替,不少新任者在贸易问题上持极端立场,整个团队的新保守主义色彩正在不断加深,这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
从博弈的角度看,贸易逆差国作为贸易争端的发起国,虽然会受到贸易顺差国的后续反制,但由于贸易关系上的不对等和贸易顺差国更倾向于维护当前贸易关系,因此反制力度一般不会强于逆差国,贸易保护与反制的力度是不对称的,这就会造成短期内贸易顺差国更容易受到贸易争端的影响。
从历史经验看,贸易争端都无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囚徒困境的思维、以邻为壑的政策,最终会伤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2016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增长低谷,外部贸易需求转好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欧美日等国的货物净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均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改善。正是基于此,贸易争端持续升级会对当前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负面影响。
从我国的情况看,货物与服务贸易净出口对2016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企稳的作用也十分显著,从“三驾马车”对GDP同比增长的贡献率来看,贸易部门从2016年的-0.4转为2017年的0.6,边际改善达到1个百分点。
具体到中美贸易上来看,中国是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占到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一半左右,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4200亿美元,其中对美国顺差2700亿美元,而且在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中的占比在近年来也是上升的。
从数据上来看,中美贸易关系对中国的重要性相对更大。目前,我国对美国货物出口额占到总出口额20%以上的行业包括电气设备、机械、钢铁、有色金属加工、塑料橡胶、化工、家具、纺织服装、家具、鞋类、皮革制品、非金属矿制品等。因此,一旦美国对中国加大贸易制裁力度,短期内将对我国部分行业产生影响,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我国在美国贸易争端升级的条件下,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首先,我国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庞大,国内消费、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已经占到一半以上,这是我国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
其次,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增长迅速,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速持续快于对欧美市场的出口,这为贸易争端提供了缓冲空间。
事实上,我国无意追求庞大的货物贸易顺差,但贸易不平衡的结构性因素在短期内又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货物贸易的巨大发展规模相比,服务贸易依然是个短板。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货物贸易逆差来源国,但与此同时,中国却是美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来源国。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约为2403亿美元,其中对美国逆差557亿美元。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的比重较低,我国2017年货物贸易总额为4.1万亿美元,而服务贸易仅为4000亿~5000亿美元,同期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大致为1.4万亿美元。
此外,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也存在扭曲,逆差长期存在,旅行(旅游和留学等)差额占服务贸易逆差的绝对比例,其次是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未来金融服务差额也可能转为逆差。
因此,我国未来实现贸易结构优化、应对潜在的贸易争端,应当以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成为贸易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从我国经济增长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和我国服务业在经济中整体占比持续提高的趋势看,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靠制造业,还包括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消费、制造业、流通业等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升级都与服务贸易有密切关系,我国未来贸易竞争力提升、摆脱服务贸易逆差需要服务业竞争力的加强。
未来我国在贸易领域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出口以货物、服务、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加强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以创新驱动贸易增长,营商环境逐步向制度规范和法治化国际化过渡,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的地位也应由遵守、跟随国际经贸规则为主,转向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