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受益劳动力短缺趋势,农民工就业形势前景乐观

http://www.newdu.com 2018/3/29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网 王美艳 参加讨论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外向型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一大批企业停业甚至倒闭。在企业遭遇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首当其冲。许多人失去工作,或者回到农村寻找就业门路,或者陷入就业不足甚至失业状态。但是,2009年春节过后,大部分农民工返回到城市就业,少部分在家乡就业。与2008年相比,2009年城市中的农民工数量继续增加,而且“民工荒”现象重新出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农民工就业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超过8%的外出农民工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
    由于容纳大规模就业的外向型企业雇用的主要是农民工,而且解雇农民工的制度成本很低,因此,金融危机的最初影响在农民工就业上表现最为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8年春节前,大约有7000万农民工返乡。在返乡农民工中,有4500万人是因为回家过年返乡,占返乡农民工总量的64%;有1300万人是因家庭原因、工程季节性停工等非经济原因返乡,占返乡农民工总量的19%;有1200万人是因企业关停、企业裁员、找不到工作、收入低等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原因返乡,占返乡农民工总量的17%。以外出农民工总量为1.404亿人计,因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原因而返乡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例超过了8%。
    2009年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数量高于往年
    2009年春节后,在返乡的7000万农民工中,大约4500万人已经进城就业,占返乡农民工总量的64%;有1100万人进城后尚未就业,仍然在寻找工作,占返乡农民工总量的16%;有1400万人就地就业、创业或寻找工作,占返乡农民工总量的20%。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返乡农民工中的90%已经陆续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已经找到了工作;未外出的返乡农民工,大部分实现了就地就业。经过近半年的经济和就业恢复,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已经大有好转。
    随着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恢复,2009年城市的农民工数量继续提高。2001年,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并且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仅为8000万人,到2008年迅速增长到1.4亿人。尽管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农民工因失去工作而返乡,但随着就业形势的好转,大部分农民工又返回城市。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从未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也加入到进城就业的行列。2009年,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达到1.52亿人。
    
    “民工荒”不会是短期现象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听到和看到关于“民工荒”的报道。沿海地区在2004年前后,开始出现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此后,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而蔓延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省份,形成全国性的劳动力短缺。即使在遭遇金融危机后,在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去工作而返乡仍在被大家广泛讨论时,2009年,“民工荒”现象又出现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农村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其实,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的配置状况就可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我们使用不同的方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计。三种不同方案的估计结果是,处于剩余状态的农村劳动力分别为1.1亿人、6279万人和2481万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结构的估计表明,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40岁以上。如果按照人力资本水平排列的话,劳动力转移是由高到低依次进行的。也就是说,实现了转移的劳动力,是人力资本较高从而转移能力强的劳动者群体,而尚未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是在转移就业中易于遇到困难的群体。总体而言,未来能够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
    可见,“民工荒”现象有其背后的人口结构变化基础,因而不是一个短期或周期的现象,而是一个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短缺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因为金融危机失去工作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并不能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格局。
    2008年,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2009年,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迅速恢复,“民工荒”现象不但重新出现而且普遍存在。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有限的供给形势,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我们可以预期,总体来看,农民工未来的就业形势相对将比较乐观,不必过分担心。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11日
    

Tags:受益劳动力短缺趋势,农民工就业形势前景乐观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