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观点 >> 正文

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

http://www.newdu.com 2018/3/29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网 张车伟 参加讨论

    我国目前经济繁荣, 社会稳定, 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曾几何时, 我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并被讥讽为"东亚病夫"。那时"人口众多"除了意味着沉重的负担外, 似乎并没有其他含义。我国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奇迹, 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 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 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首先,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得中国几十年的时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人口转变历程。中国人口出生率在1970 年为33. 43‰, 2002 年下降到12. 86‰ ; 自然增长率在1970年为25. 83‰ , 2002年下降到6. 45‰; 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971年为5. 4,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 22。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低年龄组人口的漏报可能使这一数字低估了实际的生育水平, 但考虑到漏报因素后,2000年的总和生育水平也不可能超过1. 8。因此,我国生育率水平已经降低到在国际上来说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达到的低水平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事实。人口快速转变的结果使得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1950 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为22%, 目前降低到20% 左右, 2050 年左右会降低到15%左右; 中国人口增长占世界人口增长的比例在1980年代后期为19. 3% , 目前下降到15% 左右。
    其次, 政府大力投资于教育和健康, 中国迅速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人口是典型的高出生、高死亡模式, 总体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都非常高。1930- 1940年代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不足40岁。目前, 中国婴儿死亡率已经降低到25‰左右, 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1. 8岁。人口受教育水平也迅速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 青壮年文盲人口已经降低到4%左右,大学毛入学率达到22% ,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 5年。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 我国顺利地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跃。
    人口的两个转变不仅使我国人口数量优势很快转变成了发展的优势并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标志着我国的人口问题从性质上来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人口问题已经从数量增长问题为主转变为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同时并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正因为如此, 与过去相比,解决我国新时期人口问题的难度不是减少了, 而且变得更加困难, 人口问题的挑战也变得更加严峻。
    首先是人口流动和分布的挑战。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但目前的问题并非如何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 而是如何让已经生活在国土面积上的人口拥有更好的生活。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是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最直接的方式。事实上, 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 目前城镇化率为43%, 今后20 - 30年时间内还将有超过5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无法阻止的历史潮流, 但我国目前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为农村人口进城做好准备, 同时, 农村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之后对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挑战。因此, 人口的流动和重新分布是关系中国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家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加以考虑和解决。
    其次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挑战。我国人口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 人口素质的差距仍然很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落后至少4年。目前, 我国每年约有20- 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 各种不健康人群规模巨大, 心理和精神性疾患明显增加, 地方病患者达6000万人左右, 智力残疾人达544万人。2000 年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7. 85年, 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4. 63%。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 6%。重学历教育轻劳动技能培训问题突出。很显然, 我国的人口素质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人口素质低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和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是人口加速老龄化的挑战。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国家, 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17年,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 达到10. 42% ; 2025 年达到13. 59%; 2030年达到16. 59% ; 2035 年会20. 13% 。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 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 增大劳动力成本, 降低储蓄率, 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四是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的挑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减缓, 但目前仍然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最为丰富的时期。考虑到城镇化的影响之后, 我国目前仍然需要每年为近2000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到2010年, 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 3亿人, 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 但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左右, 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将继续存在。同时, 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日益突出, 一方面是对生产性人员的巨大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 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构性失业问题不断加剧。日益加剧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不仅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且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严峻挑战。
    第五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大多数省区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 200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9。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工选择性别的结果。持续升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必然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冲击, 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要逐渐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 消除性别不平等, 提高妇女的地位。
    目前,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无论哪个国家, 要想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 就必须具有人才优势。人口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国已经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并已经成功地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那么, 今后的发展就面临着如何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第二次跨跃。与从第一次跨跃相比, 这一次跨跃的难度更大, 任务也更艰巨。
    要实现向人力资本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积极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必须更多地向人的发展投资,加快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 从而形成以人的全面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又反过来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机制。
    文章出处: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Tags: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