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新要求的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17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对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体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中。其中经济建设的一个定量目标,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这个新要求意味着到2020年,我们所要实现的人均收入目标,不是3000美元,而是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的4000美元。由于这个新的更高要求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我国人民对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并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因此,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是可以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来讲,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确保这一更高要求的实现。
一、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保障
党的16大以来得到不断深化和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新挑战,从一般性上把握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并用来指导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理论,反映了人类对于发展的结果、目的和手段进行反思的最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认识论和方法论。
早期的发展理论大多数持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主张先增长、后分配,先污染、后治理。西方的许多发展理论都相信一种所谓的“涓流效应”,即假设经济总量增长的结果,必然会惠及所有人,污染了的环境随后可以得到治理。一个有名的库兹涅茨倒U字型曲线,就反映了这种思潮。相信这个曲线的人们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出现一定的收入分配恶化和环境污染是必然的,也不必担忧。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到达一个高点之后,收入分配状况自然而然会得到改善,环境也自然而然得到治理。后来理论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地对这个理论提出质疑,并且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真正从发展的目的出发,对此进行了最为彻底的批判。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揭示了物质生产本来应该具有的人本价值,或者说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性质。恩格斯阐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界关系时,表述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对自然界的统治在于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在于能够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引起的长期自然后果,在于人类与自然的一体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毛泽东的十大关系论述,到邓小平发展目的论和发展道路论,到江泽民关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十二大关系,中国共产党每一代领导人都在各自的时期,通过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以各个学科领域深入研究的成果为科学基础,又是对人类社会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的高屋建瓴总结,既符合人类发展共同趋势和中国特定发展阶段要求,又具有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特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改革开放成就确立了充分信心
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中国人民增强了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特别是党的16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增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
16大以来,农村面貌大幅度改善。中央部署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废除了有20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大幅度减轻了农民务农负担;着力为进城务工劳动者创造平等、逐步改善的居住和就业环境,大大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发放计划生育户养老补贴、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推进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实行义务教育减免收费等措施,使农村逐步享受公共服务的普照之光。
16大以来,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央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发育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把经济增长变成促进就业扩大的过程,把结构调整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提高的过程,把二元结构转换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2003-2006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3%,城镇就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4%。虽然由于下岗向登记失业的转轨使登记失业率有小幅度上升,但真实失业率实际上逐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和低保为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逐渐提高了覆盖水平。
16大以来,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遏制。虽然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仍然快于农村,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有所扩大,但扩大的势头已经减慢。随着农民工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农村各项增收措施产生了良好效果,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快,2007年上半年又达到一个新高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五等分中,最低收入组的人均收入增长率, 2003年以来逐年加快,目前已经超过最高收入组。2006年,最低20%和最高20%收入组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02%和10.68%,标志着收入分配状况改善的趋势。
16大以来,环境保护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为污染物排放和能源利用制订了约束性的指标。虽然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但是2007年经济高速的同时,环境和能源利用方面已经显示了一个转折的新趋势。由于归根结底,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是一个综合症,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政府政绩观和考核机制、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和资源成本负担等,根本改变面貌需要假以时日。
我国实践和国际经验都表明,涉及诸如三农、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可持续性问题,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倾向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和谐社会目标的追求,会从根本上引导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发展阶段本身提出要求
自从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出现“民工荒”以来,这一现象已经蔓延到全国其他地区,甚至在劳动力输出的中西部省份,2007年也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这个现象已经不是短期的或周期性的,而有其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基础。相应地,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提高速度加快,劳动力成本开始提高。例如,与2003年以前农民工工资几乎没有增长相比,农民工工资在2004年提高了2.8%,2005年提高了6.5%,而2006年则提高了11.5%。这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边际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转折点的到来,并且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结束,虽然并不会在近期内改变中国的比较优势,但是,却意味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迫切地需要从单纯依靠投入的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发展方式,否则高速增长的源泉就会丧失。而一旦企业从自身的生存需要中体会到这种压力的迫切性,中央政府长期倡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开始与企业本身的发展方式要求达到激励相容,耗能高、污染重的经济增长就不再能够持续。
其次,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终结还意味着,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变化创造了根本变革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的条件。实际上,改革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新特点,就是政府越来越主动地适应现实中出现的制度需求,提供更有效率的政策服务。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方面,特别是在户籍制度、公平就业、均等享有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各级政府做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突破,是符合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的。
第三,我们观察到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意味着劳动力真的不足了,而意味着需要发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从而更充分地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经济结构实现根本转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之前,延长中国的经济竞争优势,赢得调整的时间。而适应这一要求的许多政策调整既惠及劳动者,又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潜力。例如,把过去主要针对城镇就业和再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扩展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保障政策,可以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劳动收入在收入中的份额,以及居民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四、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
17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的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要用科学发展的途径,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深入领会17大报告在这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是17大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意义。以人均概念提出翻番的要求,表达了党中央的两个关注点。第一是更加强调了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二是体现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里体现了温家宝总理认识国情的一个“乘除法”,即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如果不采用人均概念,翻两番的口号并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期待。实际上,邓小平同志在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时,提出的翻番目标指的也是人均收入水平。而这个更高的目标也是又好有快的要求,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其次是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在论述了经济建设这个目标的同时,也论述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目标,还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上述五大建设之间是互相支持、互为条件的关系,同时实现这些目标,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17大改变了过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表述,代之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标志着党中央赋予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加广泛的含义,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第三是准确地把握住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高目标的着力点,透彻地揭示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三农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和增长可持续性问题。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些困难和问题,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高经济目标的着力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这些困难就一定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必然能够逐步得到解决。
文章出处:光明日报, 2007年11月13日
Tags: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新要求的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