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出现了挂牌公司批量摘牌的现象,且势头还越来越猛,以至于挂牌公司的数量逐步减少。按照目前的摘牌速度推算,可能再过半年左右,挂牌公司数量会跌破一万家,到明年这个时侯也许会进一步下降到不足九千家。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足够的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猜测的基础,也就是目前每天摘牌公司的数量往往数倍于新挂牌公司的数量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传闻称以往到新三板挂牌需要排队,而现在则是摘牌需要排队。显然,在这种状况下,新三板规模的瘦身已经成为趋势,一时难以改变。
有不少人为这种状况感到担忧,因为他表明新三板的吸引力在下降,这不但对这个新兴的场外市场发展不利,也给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以一种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也许得出的结论不会这样简单。
一个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吸引力,并不简单地取决于有多少公司在那里挂牌,而更多的是取决于在那里交易的公司质量如何。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在2000年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现在则比那时要少一半左右,但18年前的纳斯达克市场与纽交所相比影响要小很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称不上名列前茅。而现在,其锋头往往力压纽交所,在推动新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世界上其他证券市场所难以企及的。当然,纳斯达克市场的的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衡量证券市场成功与否的标志,显然不是上市公司的数量。
回头来看,前几年出于某种因素的考虑,新三板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容,企业批量挂牌,营造出了一种十分红火的气氛,也由此奠定了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但是,过快的挂牌速度,以及几乎没有门槛的挂牌条件,客观上使得一些不那么适合来新三板交易的公司登堂入室,特别是一些公司治理水平比较差的企业,在挂牌交易以后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风险,留下了很多隐患。显然,缺乏必要质量的快速扩容,其实并不真正有利于新三板的发展。
事实上,很多公司挂牌以后有行无市,没能开展市场化的交易,也难以实现融资,虽然名为公众公司,实际上还是家族企业。这种状况的大量存在,很大程度上对新三板的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客观上也使得新三板的声誉受到影响。有些公司挂牌以后,无视投资者的利益,找出各种理由拒绝披露年报等信息,最后只能被强制摘牌。由此可见,新三板现在的瘦身现象,正是对以往过快扩容的一种矫正。另外,一些公司由于在新三板上没能获得合理的估值,其流通及融资等需求也没能得到满足,因此在失望之余提出在新三板摘牌,应该说也是能够理解的。而从供需层面来说,现在新三板的投资者有限,其所具有的能量不足以承载太多的挂牌公司,那么在投资者一时还不能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减少挂牌公司的数量,以实现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也是一种有益的市场调节,其作用不能认为都是消极的。
当然,在看到当前新三板瘦身所包含的理性因素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瘦身毕竟不是新三板的目的,通过瘦身要建立起一个适应新三板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能够推动新三板上台阶的内在基础。因此,有关方面还是要发挥新三板的功能,强化精细化分层的改革与创新,让新三板尽快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服务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大局,在中国新经济的崛起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申万宏源证券)[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