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的引导下,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大概就是我们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轮廓。
中国经济新趋势从产业形态看,数字经济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重要的变化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生产力技术最重要的变化是数字经济的出现,即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新技术基础的应用广泛进入社会生产和交换,产生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大量的变化。依据世界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位居全球第二。对数字经济的统计是统计学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可能会成为单独的一个经济形态。中国在电子商务、电子服务、金融科技三个领域世界领先。进入电子支付时代,数据信息成为一种生产要素。
未来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是发展前景。大力发展制造业,是我国成为经济强国和经贸强国必须走的道路。我们要依赖中国人口众多的消费市场,来实现我国关键技术的突破。公共品供给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形成特殊产业,如可以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主要包括两大领域:一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热和环保;二是科教文卫体险。改革开放40年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引入市场机制。公共品领域也要引入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的引入又要和社会的普惠性相结合,未来其发展可能会形成一些特殊的产业。从区域发展来看,未来的形势是湾区经济的集聚与城市群的崛起,以及乡村振兴。
我国对外经贸在发展中已经形成六大优势,分别为高速连通的社会分工网络、跨境电子商务与平台企业、中欧班列和海外分销、资本技术密集型优势正在集聚、服务贸易增长后发优势明显,以及两个开放新高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本文根据在2018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演讲“中国经济新趋势与外贸发展新优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