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学 >> 正文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国内通货膨胀——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7 《金融评论》(京)2011年5期第22~43页 陈玉财 参加讨论

六、总结及政策建议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金融和联动等因素影响。近几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对我国的物价水平造成的冲击不断扩大。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在国内传导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渠道和间接渠道。现有的商品价格指数由于成分商品、权重等原因并不适合从实证角度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影响这一问题,因此,在比较国内外商品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的数据为基础,构建了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缩写为ICPI)。ICPI与PPI、CPI走势一致,但ICPI波动幅度更大。随后,本文以CPI、ICPI、GAP和M2R为变量构建了计量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各变量的长期弹性来看,M2R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GAP次之,ICPI再次之;但如果考虑到ICPI的波动幅度远大于M2R和GAP,那么ICPI对CPI的影响可以与GAP和M2R相提并论。第二,从短期来看,由于价格粘性的作用,CPI受上一期CPI的影响最大;ICPI对当期CPI产生重要影响。第三,M2R对CPI的弹性从1997年之后逐渐减弱,ICPI和GAP对CPI的弹性却都有变大趋势。第四,ICPI短期弹性变动值小于长期弹性,ICPI变化对CPI的影响有逐渐累积的过程。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应当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此外,结合前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机制的分析,要降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进口成本,主要通过适当增加汇率弹性区间、不断获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来实现;增加大宗商品供给,主要通过提高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积极开拓海外资源市场等途径;相对地减少对国际大宗商品的消耗,主要通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等方式。
    (一)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原因异常复杂,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作为国内政策调控目标不可能也不现实。但我国应该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关注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指数(ICPI)的走势,深入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由于石油、钢铁、铜、铝等大宗商品对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总指数影响大,应重点关注这几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二是重视期货市场的作用,构建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预警指数。进口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反映的是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及影响,而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预警指数反映的是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及影响。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预警指数的商品选择和权重应与ICPI相一致,但价格方面要选择国际期货上相应商品或替代商品的期货价格,因为期货市场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加工,形成的价格能反映未来一定时期真实价格的变化趋势,具有超前性和预测性。可根据距离监测时点的商品期货交割时间,分别制定距今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预警指数。通过这些预警指数,结合本文的模型结果,宏观调控部门可以了解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基本走势及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制定预防性的、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二)适时增加汇率波动区间
    近些年来,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区间。可以想象,如果进一步增加汇率波动区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会加快。而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企业降低进口成本,减少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降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虽然我国在选择汇率政策时,倾向于保持更稳定的汇率水平,这主要是担心国内市场制度缺陷、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汇率浮动空间放开后会给国内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市场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但是,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上升与下降的弹性,有助于培育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调节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外汇资金流动,并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所以,我国应当适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
    (三)广泛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以不断获取定价权
    从当前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机制来看,要获取定价权,主要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通过提高大宗商品相关产业集中度、形成行业与价格(谈判、采购)联盟、参与海外资源市场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谈判地位,进而获得国际价格影响力。(2)让企业通过有效地参与国际定价中心来逐渐获取对价格的影响力。(3)构建我国的国际定价中心。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相对较容易实现。
    1.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地位
    目前国外大宗商品供应商基本上处于垄断状态,很多大宗商品的价格是由国际垄断巨头谈判后决定的。而我国很多大宗商品相关行业集中度较低,对外谈判时无法形成合力,谈判效果不尽如人意。比较典型的是钢铁行业,2010年生铁产量排名前5名的钢铁企业产量总和只占全国钢产量的28.3%⑨,中小钢铁厂不计其数,在缺乏行业协会协调、指导的情况下,企业与国际垄断巨头谈判时只能各自为战,多头对外,无法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因此,要增强我国相关行业联盟与合作,扶助大型企业成长,提高相关产业集中度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能力。
    2.深入研究期货市场运行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定价中心
    加快培养期货专业人才,贯彻大宗商品采购期货战略机制,通过参与国际上作为定价中心的期货交易市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定价中心有利于企业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过程中,中国的大宗商品相关企业与国际上的大宗商品相关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都面临着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他们的区别仅在于他们对待市场风险的态度如何、有没有规避风险的手段以及是否及时合理地运用了这些手段等。中国的期货市场上目前上市品种很少,而且由于不是定价中心,不能完全反映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这使得企业在国内期货市场上进行规避价格风险操作的效果甚微。
    目前,中国对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对于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它们无法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可以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交易,业务也仅限于套期保值,且境外期货头寸受到严格的额度管理限制。由于这些企业缺乏对国际期货市场运作规则的了解,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做套期保值的效果并不理想,更无法通过参与国际期货市场来获得定价权。因此,在逐步放开对企业参与国际期货市场限制的同时,企业自身应当充分研究期货市场运行规律,深入了解期货市场各种风险,并善于利用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为自身谋取利益。
    3.构建我国的国际定价中心
    大力建设我国的期货交易市场,结合我国“超级买家”的地位优势和交易中心区位优势,将上海、大连、郑州等地的期货交易所建设成为国际定价中心,让我国的企业通过参与本国的定价中心来体现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把自身的期货市场培育成为国际定价中心以获取大宗商品定价权,是最好的路径选择。成为定价中心为我国企业赢得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有利于国内企业和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做出科学的决策。要把我国期货市场建设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构建相对成熟的期货市场制度,努力建设发展水平较高的期货市场,这是成为定价中心的前提条件。(2)完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运行体制,这是促进期货市场发展、进而形成定价中心的重要保障。(3)适时将期货市场运行体制向国际化转变,包括期货市场管理的国际化、交易所运作的国际化、期货经纪公司经营的国际化和投资者结构的国际化,这是形成定价中心的必由之路。(4)循序建立分时区、分层次的定价中心,这是定价中心建设的战略选择。
    (四)提高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积极开拓海外资源市场
    1.努力提高大宗商品战略储备
    充足的战略储备可以有效地缓解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紧张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通过适时买卖大宗商品可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巨大的吞吐量也会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本国的资源储备。为了确保在未来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危机下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大量进口并储备大宗商品是很多资源短缺国家的必然选择。而目前我国大宗商品战略储备量较少,有些大宗商品还未建立战略储备。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阶段,对能源类和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需求十分旺盛,而这些又是相对易于储存的大宗商品,因此我国当前应当重点加大对能源类和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另外,为避免引起国际市场的过度关注,我国可采取分批次增加储备或鼓励建立民间储备的方式。
    2.积极开拓海外资源市场
    近几年,我国的企业已经开始拓展海外资源,但总体规模仍然很小。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的国际形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入股、经济合作等方式参与到海外资源市场。需要强调的是,海外资源的开拓应当以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为主,选择我国企业具有整合能力和能够形成协同效应的行业、企业,尽量减少对我国缺乏优势的行业、企业进行整合,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单位GDP能耗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出口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的增长是以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驱动的。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但我国万元GDP能源以及其它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资源使用的低效率进一步加大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应当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限制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产品的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单位GDP能耗,逐步降低对国际大宗商品的相对需求。
    注释:
    ①参见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网站。
    ②参见《BP世界能源统计2011》。
    ③参见国际谷物理事会网站http://www.igc.int/en/grainsupdate/sd.aspx?crop=Soyabeans。
    ④进口铁矿石含铁量一般都高于60%。
    ⑤数据来自IMF官方网站www.imf.org,下同。
    ⑥计算公式为:商品价格波动幅度×权重。
    ⑦变量的波动区间为:[相邻两期变动百分点的极小值,相邻两期变动百分点的极大值]。由于本文各变量都处理成季度数据,“相邻两期”即指各时间序列数据的相邻两个季度。
    ⑧计算公式为:变量的系数×变量的波动区间。
    ⑨数据来自钢铁工业协会。
    参考文献:
    [1]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传递视角的研究》,《金融研究》,第3期。
    [2]苏明、陆军(2009):《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构建》,《价格理论与实践》,第9期。
    [3]肖争艳、安德燕、易娅莉(2009):《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影响我国CPI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8期。
    [4]张成思(2009):《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5]张翼(2009):《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与中国物价变动的关系研究——基于CRB指数的实证分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第1期。
    [6]Alchian, A. and B. Klein(1973): "On a Correct Measure of Infl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5,173-191.
    [7]Babihuga, R. and G. Gelos(2009): "Commodity Prices: Their Impact on Inflation in Uruguay", IMF Staff Country Report, No. 9.
    [8]Bernanke, B.(2004):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Outlook: 2004", Speech to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January.
    [9]Brian, J. and L. Mills(1991): "Role of Commodity Prices in Formulating Monetary Polic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3,358-365.
    [10]BF8W232.jpgwer, U., A. Geis and A. Winkler(2007): "Commodity Price Fluctu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Western and Central Africa", European Central Bank Occasional Papers, No. 60.
    [11]Davidson, R. and J. McKinnon(1993):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in Econometr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75-676.
    [12]Desormeaux, J., P. Garcia and C. Soto(2009): "Terms of Trade, Commodity Prices and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le", BIS Working Paper, No. 49.
    [13]Edelstein, P.(2007): "Commodity Prices, Inflation Forecasts, and Monetary Policy", http://sitemaker.umich.edu/pedelstein/home.
    [14]Furlong, F. and R. Ingenito(1996): "Commodity Prices and Inflation", Federal Reserve Bank San Francisco Economic Review, 2,27-46.
    [15]Gardner, C.(1995): "How Useful Are Leading Indicators of Inflati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 Second Quarter, 5-17.
    [16]Green, H., Herrero, A. and J. Thornton(1997): "World Commodity Prices as a Forecasting Tool for Wholesale Prices: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IMF Working Paper, WP/97/70.
    [17]Hobijn, B.(2008): "Commodity Price Movements and PCE Inflati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Current Issues, No. 8.
    [18]Kohn, D.(2004): "The Outlook for Inflation", Speech to the National Economists Club, June.
    [19]Labys, W. and A. Maizels(1990): "Commodity Price Fluctuations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ilder Working Papers, No. 88.
    [20]Zoli, E.(2009): "Commodity Price Volatility, Cyclical Fluctuations, and Convergence: What Is Ahead for Inflation in Emerging Europe?", IMF Working Paper, No. 41
    

 

Tags: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国内通货膨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