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为:为全球经贸治理提供有效“药方”
开栏的话:“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为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正能量。将于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促进沿线国家发展繁荣贡献更多智慧。 经济日报从即日起开设“‘一带一路’智库谈”栏目,从全球经贸治理的角度阐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全球治理”这一概念于1990年提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全球化趋势、旨在对全球事务实行共同管理的理论。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同时,也开始了关于中国参与全球经贸治理理论创新的讨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不断提出解决全球经贸问题、破解全球治理困境的政策建议,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着公共产品。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
首先,“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治理嵌入式多边主义的创新应用。
全球经贸治理理论强调构建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形成一套具有约束力的公共产品解决全球问题,其治理难题是如何协调国际规范约束与各国主权权利之间的矛盾。嵌入式多边主义认为,战后美国设计多边体系时注意到了满足各国国内干预的需求,在规则构建时留出了“安全阀”。“一带一路”倡议强调,通过外交协调方式对接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各国主权的尊重、对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选择的尊重。这相当于从现有多边体系出发,利用现有的法律规则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从现有多边体系中吸取营养,逐渐成长为一个新型的大区域经济合作。此外,“一带一路”建设突破了“安全阀”制度设计,是在各国经济发展“契合点”基础上的积极行动,这种积极主权参与模式将成为全球治理的未来方向。
其次,“一带一路”建设采取了差异化的制度构建路径。
战后多边体系的构建特点表现为,建立在强势国家主导基础上,有既定的核心原则,用统一的法律制约所有成员,倾向于消除多样性。“一带一路”的制度构建路径与此不同,中国倡导“一带一路”,中国的准确定位是核心倡导者。“一带一路”建设更为包容、更为差异化,即先从成员国各自实际出发,摸索合作路径,然后再总结出规则制度。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巨大,但“一带一路”建设没有要求各国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加入。例如,柬埔寨有种植业资源禀赋但没有加工能力,中国企业不仅向当地农民传授水稻种植技术,还帮助建立加工厂;马来西亚制造业比较发达,中国企业就在汽车制造上开展合作;哈萨克斯坦交通设施落后,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中国企业就去开山修路。这是一种结合各国差异化实际的务实合作方式,是在行动中、过程中寻找规律的方式。
再次,“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出一批经贸治理新术语。
比如,在全球治理理念上,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全球治理的经济目标上,提出“共同发展”,破解了全球经贸治理的困境;在全球治理的过程论中,提出“对接”,这也是中国首次提出的国际经贸合作方式,强调了全球治理主要基于协调而不是以支配为基础;在全球治理的内容方面,提出“五通”,形象说明了政策顶层设计、基层支持及经贸合作具体领域之间的联系。相信当“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更多国家回应时,这一批新术语将在更大层面上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Tags:程大为:为全球经贸治理提供有效“药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