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CEEM(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2014年11月1日
[PDF全文阅读] 《全球智库半月谈》 目录
世界热点 发动基建热潮:求助私人部门 4
导读:眼下,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不见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项“处方”:减免私人部门税收,促使其投向基础设施项目,从而刺激经济。
欧元区是否存在自我强化的通货紧缩风险 6
导读:文章基于菲利普斯曲线视角,分析了欧元区产出缺口、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其它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并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做对比。本文认为欧元区发生自我加强型通货紧缩的风险不大。
全球治理 欧洲经济震荡的早期预警 9
导读:本文预期欧洲经济会发生动荡,主要是因为德国经济持续衰退。欧洲很有可能陷入实质通货紧缩困境,外围经济国家陷入通货紧缩疲劳状态,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因此,欧洲决策者应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努力使欧洲经济步入复苏。
欧洲央行应关注区域通胀差异么? 11
导读:货币联盟内部区域通胀率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在欧元区内部这种差异尤为显著。通胀差异可能是低实际利率导致需求及信贷的不可持续性与市场分割,从而扭曲经济的结果。因此,将平均通胀率维持在约为2%的水平十分关键,否则可能导致欧盟部分地区出现通缩,危及区域性金融和价格稳定。本文认为,欧洲央行利用单一利率工具无法调节通胀差异,宏观审慎政策新工具可能也无法实际解决通胀差异。欧洲央行应当采取非传统政策措施,通过所选工具在不同国家实施不同影响,减少差异并确保货币政策正确传导。
警惕“另类”通胀 13
导读:美国劳工统计局在1980与1990年更换了通胀统计的口径与方法。本文发现,如果按照当时的方法统计我们的GDP与通胀率,美国真实GDP实际在缩水。这种“另类”通胀应该引起政府与学界的警惕。
经济政策 关于促进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议题的小组讨论 15
导读: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借贷成本低廉,在其他措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或许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增加就业与包容性经济增长”会议于IMF-世行年会前夕举行。该会议汇聚了包括政策制定者、学者、智囊团代表以及国际组织在内的多方人员,就如何促进并维护就业与包容性增长作出讨论。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其他结构性改革、社会不公以及青年失业等问题成为会议讨论的焦点。
欧盟银行的去杠杆过程 18
导读: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各银行已经开始通过去杠杆来修正此前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且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本文认为,对去杠杆过程的管理失当可能危及经济复苏。本文作者发现股权上升比资产降低的作用大得多,并建议加快处理坏账。
聚焦中国 中国采取新标准核算GDP:对增长、收入和生产率的影响 23
导读:中国正在试用SNA2008标准核算GDP,包括将研发支出视作资本形成。这将提高中国GDP的水平、研发的强度和投资对增长的贡献,降低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恶化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总的说来,从净影响来看,本次修订对中国来说是正面的。
中国的挑战:如何民进国退 26
导读:本文分析了中国政府及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认为经济繁荣不仅与经济自由度高度相关,提高经济自由度也能极大地放宽消费者的选择面;反之,对国企的过度扶持,对利率汇率的限制都是低效率的。中国应深化改革,加强市场的主导力量。
中国最低工资的“清理”作用 28
导读:许多研究表明最低工资的提高对于就业影响很小,对此常规的解释包括人员流动率的降低,产品加成的下降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些原因都将部分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冲击。本文发现最低工资制度对于那些高速增长的国家有一定“清理作用”——即使得低效率企业被高效率企业取代,同时在位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这两个渠道都将使得整体生产率提升。
战略观察 习近平的印度之行是否会带来重大突破? 30
导读:过去的十年里,中印两国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改善。而习近平近期对印度的访问亦普遍被认为将产生重要成果。目前,对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最有利的因素是印度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而印度新任总理莫迪也颇为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它对印度的重要意义。但中印两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领土和地缘政治方面。在此次访问中,中印两国领导人批准中国在印度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增进两国关系的一个必要而合适的切入点。
亚太系列峰会应对亚洲系列挑战 32
导读:2014年10月16日美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网站发表文章《亚太系列峰会应对亚洲系列挑战》,作者文章中指出,跨太平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Tpp)、南海问题和缅甸问题是美亚太战略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美应利用总统出席亚太系列峰会的机会推动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并给出了作者的具体建议。
阿拉伯的夏天:灼热的高温还是猛增的暴力? 35
导读:在阿拉伯世界,2014年的夏天被证明是极其充满暴力。伊斯兰国(IS)占领了伊拉克的大片土地并开始进行野蛮的行动(从教派或种族清洗到斩首人质);民兵组织的暴力困扰着利比亚;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镇压了哈马斯;而叙利亚的大屠杀仍未消减。然而,这一年对暴力的阻止,毫无例外地伴随着该地区似乎正在遵循的一种暂时性模式,这种模式在6月到9月间以回归冲突作为热点。1967年以色列与其阿拉伯邻国之间的战争发生在6月;伊拉克与伊朗之间漫长而持续的战争发生在1980年9月;以色列在1982年6月进攻了黎巴嫩(2006年7月再次进攻);而萨达姆·侯赛因在1990年8月入侵了科威特。政变似乎也发生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贾迈勒·阿卜杜拉·纳赛尔和他的自由军官组织在1952年7月推翻了埃及的帝制;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国王分别在1958年7月和1969年9月倒台;而毛里塔尼亚见证了总统在2005年和2008年8月被驱逐。相似地,埃及总统穆尔西的下台发生在去年7月。从操作意义上来说有一种明确的观点:一旦庄稼丰收,地面战斗就开始了(正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情况那样)。但是,除了这种观点之外,是否在高温和暴力的盛行之间存在一种因果联系?本文由法国欧盟安全研究所的弗洛伦斯·高波撰写。
本期智库介绍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