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学 >> 正文

[文萃]袁东:多边开发性金融机制的先导引领性及其作用发挥

http://www.newdu.com 2018/6/11 《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3期 袁东 参加讨论

    原文标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是一个大规模资本动员过程——兼议多边开发性金融机制的先导引领性及其作用发挥
    内容提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也是亚洲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一建设是一个大规模资本动员过程。中国在这方面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可供分享。融合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建立起开发性金融撬动与引领的先导机制,推进相关政府机构与项目主体具备进入中长期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是中国经验的核心内涵。亚投行的创建,是中国经验共享的尝试。亚投行应当积极连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以及各国相关机构,共同起到组织动员商业资本和推动建立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作用。这是亚投行预期功能的应有之义。为此,需要具体经营管理者具有必备的前瞻性宏观认识、专业素养、统筹把握和大胆探索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资本动员 开发性金融机构 亚投行
    作者:袁东,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亚投行筹建的主要参与者,曾任亚投行首席司库专家和高级研究员。
    【文摘】
    在中国几十年持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应资本动员引导过程中,开发性金融连同商业性金融以及中长期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共同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资本支持机制。对此,中国同样积累起了丰富经验,并有着最新最真切的深刻体会。为此,中国政府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同时,也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倡议,希望通过这一新型多边开发性金融机制,与其他多边开发机构以及相应国家的单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一道,共同作为融合政府与市场作用的机制,对各类私人商业化资本予以先导性动员、撬动、引领与挤入,并通过对基础设施投资风险的先期缓释,为大量商业性私人资本的投入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这是中国经验走出国门开展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尝试。
    多边开发银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为数有限的具体项目予以贷款或股权投资,而是必须为商业性私人资本大规模持续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先行培育建立起相应的市场。
    对此,多边开发银行尤其是21世纪建立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必须努力开拓建设五个方面的机制。
    一是,深刻认识多边开发银行首先是个政府间组织,然后才是一个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性质,利用好其股东是各成员政府的特点,将各成员国主权信用作为其信用背靠和保障的这一信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无论新建立的还是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争取到最高信用级别的同时,必须将债券发行机制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起来,能够持续筹集到低成本中长期资本。这是多边开发银行直接吸收各类资本的常规性机制,也是作为“债券银行”的多边开发银行的基本负债来源,进而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之本。
    多边开发银行,尤其是凝聚成员国数量众多的多边开发银行,根据所需要的不同币种,在全球、区域性和国别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果不能尽快建立起持续的债券发行机制,并根据运营发展需要和世界金融市场形势变化不断改进债券发行机制,以此丰富负债资金来源,优化负债结构,有效管理负债成本,那么,这家多边开发银行的经营管理就需要检讨。
    二是,应当与各国单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充分合作。无论是联合融资还是平行融资,抑或是其他各类方式的合作,多边开发银行应该有能力借此调动单边开发金融机构的资本,在共同投资特定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增强协作动员与引导商业性金融与非金融资本的作用。何况,那些发展速度更快、规模更大、机制更加灵活、植根于本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深厚土壤的单边开发金融机构,有着更强大的实力和优势。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多边开发银行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应当是其首选和重点。
    三是,应当认识到多边开发银行的“批发性银行”特点,并充分将这一特点的优势发挥出来。这要求,多边开发银行应特别注重与积累了巨额商业资本的保险公司,以及拥有社会保障性资本的诸如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机构的合作。这些机构管理的资金,具有沉淀期限长、回报要求适当等特点,对于进入那些建成运营后现金流稳定的基础设施领域有一定需求。只要多边开发银行单独或者联合成员国政府等相关方面,提供相应信用保障,就可以“批发性”地动员和引导这些巨额资本,共同投入基础设施项目。这对多边开发银行而言,是一个典型的“批发性”资金合作业务,资本动员成本较低、效率高。再者,多边开发银行也必须起到针对基础设施投资风险的缓冲作用,以便使诸如此类的商业性保险与社会保障性资本能够进入,这应是多边开发银行的份内之事。
    四是,应注重对关键项目的投入。多边开发银行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贷款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有其自身的特性,而不能混同一般金融机构的项目选择。即便是基础设施领域,也不是都可以纳入多边开发银行视野的。基础设施项目普遍具有外部性,但不同项目的外部性程度也有差异,甚至差别还较大。往往是那些外部性较强的项目,对其他基础设施的配套性需求较高,对后续产业投资与贸易的先期引领性,对当地或者更广泛区域性市场的培育建设作用,进而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辐射效应,也均会较大。这样的项目,也常常是特定国家尤为重视和急需建设的,因而也是主权支持性较强的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是多边开发银行贷款投资支持的重点。一旦将这样的项目先行支持建设运营起来,就会促动吸引更多更广泛的社会资本进入那些能够有相应预期回报的配套性基础设施项目。这不仅是多边开发银行撬动挤入资本的一个关键,也是其应有职责,而不应反过来,去跟东道国单边开发银行和商业性资本争夺项目,或者期望后者主导那些外部性强的项目而自己去寻求配套性项目。
    五是,最根本最长远最可持续的,也最为重要的职责是,多边开发银行应联合相关力量,共同将发展中国家以至整个亚洲区域性债券市场发展起来。中国经验有力地表明,开发性金融机制在这方面可以起到独特的高效作用。也只有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及其基础设施项目主体,有机会有渠道有能力进入中长期资本市场,获取应有融资能力,才可以将基础设施及其互联互通建设,从根本上可持续地发展起来。这是多边开发银行的题中应有之意,是份内职责,更是各成员国的共同期待。
    总之,鉴于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及其现实中的“先期性”和“引领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全世界各类资本的共同投入,才可以起到应有作用,满足需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尤其是那些跨国境的“互联互通”,需要区域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集中动员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一起投入,才能实现目标。
    鉴于不同来源资本的特性和周转规律各异,满足需求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也是分层次的。这需要在明确各类资本特性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并充分发挥相应机制及其不同作用,在确保符合各类资本运行规律的同时,又能将其融合到相互支撑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框架内,才可做到源源不断地将各类资本引导到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到不同项目不同时间段不同环节中。这其中,作为各国主权政府合作建立并支持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制、多边开发机构是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多层次资本体系中最为基础性最为先导性的。形象一点讲,其投入好比是一个倒金字塔底部的力量,金额虽然是最少的,却是最具有“引子”作用的。
    问题是,理论与逻辑固然如此,但能否起到如此大规模广泛而持续动员资本的作用,取决于多边开发银行具体经营管理者的认识、专业素养、统筹把握能力以及大胆探索的创新能力。

Tags:文萃袁东,多边开发性金融机制的先导引领性及其作用发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