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人才评价“指挥棒”回归正位:让职称“称职”起来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光明日报 周洪双 参加讨论

    【强国密码·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联合主办】
    ■ 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 专利、教案、病历等成果都可作评价依据,真正做到“干什么评什么”
    ■ 把人才评价“指挥棒”交到用人主体的手里,发挥他们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
    ■ 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
    得知职称评定对外语不再做统一要求后,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小杨长叹了一口气。几年前,他曾因为缺少职称英语成绩而错过了当年的职称评定。
    “工作中也用不上,为什么还一定要考呢?”他很疑惑也很无奈。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要求,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职称“称职”地反映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和贡献,“小杨们”的问题终于有解了。
    人才评价“指挥棒”回归正位
    一项对20多万名一线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6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职称评聘不能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40%的教师认为从事一线教学的普通教师群体评职称最难,而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很少仍在一线教学。
    “评上的用不上,能用的评不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说,当前职称评定标准一刀切,存在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导致人才的评价与使用严重脱节,出现职称评定和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吴江说,论文等成果在某些领域确能反映人才的研究水平,但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说,他们的主要成果并不是论文,论文也并不能反映他们的专业水平,要求他们以论文作为职称评审条件是一种简单化的管理思维,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
    此前,北京、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政策,将职称评审与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松绑,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意见》明确提出,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改革后,外语、计算机将不再是强制的统一要求,职称评价标准也将推行代表作制度,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真正做到“干什么评什么”。
    “全国55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为之奋斗的绝不是一个技术称号,而是要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专业贡献的人。”吴江说,职称作为评价人才的“指挥棒”,就是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之才,这次改革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任人唯贤的评价标准在职称制度中重新确立起来了,人才评价的“指挥棒”终于回归到了正位。

[1] [2] [3] 下一页

Tags:人才评价“指挥棒”回归正位:让职称“称职”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