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探讨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商业时代》2012年第3期 陆江东 陈…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单纯采用传统刚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更加柔性化。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性,进而界定了柔性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最后阐述了实施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举措。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管理,刚性管理,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多数企业开始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提升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传统的单纯以刚性管理为主的刻板、单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基于柔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企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更加强调人本管理,改变了传统的以制度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多的强调以人的行为为核心整合人力资源,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性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企业置身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中,竞争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的生存压力空前加剧。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素质的知识性人才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着重大作用,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愈加重要,企业间全球人才的争夺大战也是愈演愈烈,这就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很多企业还是普遍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采用以生硬的制度化为主的刚性管理模式,缺乏对员工的人性关怀,对于人才的个性化管理,不能基于环境的动态变化做出实时的调整,在组织架构、工作设计、员工激励、员工培训和薪酬体系方面缺乏柔性。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一方面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不能留住企业经营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更加“知识化”
    21世纪的员工是知识型员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今企业的员工更多的是知识型员工,这与上个世纪的企业员工组成有很大不同。相对于上个世纪的员工,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视野更加开阔,社会交往要求更加强烈,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他们不仅仅要求满足物质层面的需要,也更多的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注重个人成长和成就的满足感。仅仅依靠高额的薪水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考量企业的文化是否符合他们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企业的培训机制是否能够促进个人提升,工作设计能否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渴望与企业共同成长,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个人理想。知名学者冯汉·坦姆曾经专门对知识型员工的具体激励因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针对知识型员工主要的四个激励因素以及其各自所占的比重是: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28%)、金钱财富(7%)。因而,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就要更加强调柔性化和个性化,推行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减弱了工业化时代对于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员工体力的依赖,而是增强了对于员工知识的依赖,美国苹果公司是现今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无不是依靠了乔布斯和他领导下的优秀的设计团队,依靠其团队不断创新的理念。IBM公司总裁华生也说过:“你可以搬走我的机器,烧毁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有再生的机会”。因此,人力资源,特别是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知识型人才,成为21世纪最重要、最具有战略性的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那么,为了使企业的员工发挥最大的效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变得愈加重要。
    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一)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是指不再单纯依靠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固定的组织架构对企业和员工进行管理,而是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针对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反应敏捷、富有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强调企业对环境的变化反应要更加敏捷,企业的组织架构要灵活,对员工的管理要更加人性,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强调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团队之间的友好合作以及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种“柔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通过践行人性解放、权利平等和民主管理的理念,激发企业员工内心深处的潜力和创造性,使得员工能够心情愉悦的、主动的、全力以赴的参与到具有开拓性的工作中,从而提高广大员工对于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营造一股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特征
    

    1.内在驱动性。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强调领导的授权和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工作,以前刚性管理模式对于员工的限制较多,过分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要求员工必须依照制度的规定或是领导的指示开展工作,给予员工自主发挥的空间不足,这就妨碍了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柔性化管理则可以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它主张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工作的设计、工作流程的改造以及工作的日常管理中来,它不再依靠权力的影响力,而是更多的依赖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过程,通过人性解放、权力平等和民主管理,激发企业员工内心深处的潜力和创造性。
    2.影响持久性。柔性化管理通过激发员工内心深处的动力,促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开展创造性工作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内在驱动力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员工长时间在企业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通过反复的实践,首先形成和企业文化相协调、匹配的价值观和行为理念,然后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转变为对于企业和工作的承诺,最终形成一种工作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但是由于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和成长的环境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即使与企业文化相符合的员工,自身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协调也是一个比较艰难和持久的过程,因而如果员工能够对一个企业产生工作的内在驱动力,那么这种动力就会变得非常坚定并且影响持久。
    3.激励有效性。企业柔性化管理可以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承诺,能够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这离不开对员工的适当激励。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划分为五个等级,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的需求是不断提高的,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和社交等基本需求后,人们更加渴望得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以前的企业中,靠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养家糊口的工人的地位比较低,对于他们的激励主要是提高其工资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而现代企业的员工大多是知识型员工,他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方面的激励,而是更多的看重自身的成长、获得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精神层面的激励。柔性化管理正是通过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员工的个性化、多层次的需要,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4.快速适应性。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变。企业置身于相当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足够的随机应变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组织架构过于固定,规章制度过于严格,企业的运行就像一台有着固定程序的机器,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对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适应性不足,不能把握市场瞬息万变的机会,不能很好的应对随时而来的挑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而柔性化管理则是一种反应敏捷、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它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且能够很好的应对市场变化中产生的机会和挑战,从而保证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施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举措
    (一)企业规章制度的柔性化
    

    建立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健康、有序、高效的运行,而以往企业建立的规章制度更多的是侧重于对企业员工行为举止、工作规范以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规范,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和目的性,缺乏灵活性和弹性,让员工感受到更多的是对自身的限制和约束,因而容易激发员工的不满情绪,受到员工的抵制。因此,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更加柔性化,更加富有弹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做出适当的改革,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也需要注重员工的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制定出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规章制度,促使员工在轻松的工作制度下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如很多优秀企业的员工工作时间制度非常有弹性,将员工的工作时间划分为核心工作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这就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提升了工作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企业传统的组织架构多是金字塔型或是直线式,在这种多层级的组织结构中,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不畅,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扭曲,而且传输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就使得组织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等经济环境的挑战反应迟缓,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多采用网状式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它强调以市场变化、信息传递和企业员工为核心,注重发挥组织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加强企业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企业组织各部门的职能并不是严格相互分离的,它要求组织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同时这种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捷,能够迅速把握市场机会,使得企业更加灵活,发展更加迅速高效。
    (三)企业工作设计的柔性化
    

    传统上,员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主要还是通过刚性的规章制度来制定和规范的。注重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工作内容的完整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不再仅仅要求标准化,而是更多的体现创造性和个性化,因而企业的工作设计应该更加柔性化,工作流程和内容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生产效率,而且要考虑到员工的个人意愿和价值,避免过于枯燥乏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提供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企业激励机制的柔性化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企业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作用显著,所以必须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现代企业的员工大多是知识型员工,他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方面的意愿激励,而是更多的看重自身的成长、获得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精神层面的激励。所以企业的激励机制必须要更加柔性化,企业不仅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报酬体系,而且要为员工提供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的工作时间设计,增加对员工的授权,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控制感和自主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对于员工的激励更多的体现在增加培训机会、出国交流机会等涉及个人成长和能力提升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李中斌.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研究述评[J].价值工程,2008(9)
    2.韩燕,王瑞永.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社会科学管理,2010(14)
    3.李竞玲.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J].市场论坛,2008(7)
    4.朱晓辉,凌文辁.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柔性管理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5(3)
    5.冯德雄.论柔性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8)
    6.司江伟.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的对比[J].科学管理研究,2003(2)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Tags: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