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员工心理健康研究新视角:企业内社会资本(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4期 李耀锋 参加讨论

第三,企业内集体层面的“结构性社会资本”强调员工之间联系的整体模式,关注企业集体层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形态。它主要通过企业内资源的分布状况来影响员工心理健康,同时也通过影响员工个体的社会资本而间接地影响其心理健康:一是企业内集体面的网络形态越趋向于均匀化,也即群体中心性越低,企业内社会资源的分布就会越分散,而不是过分集中在少数员工身上。一般员工就更容易获得资源来达成目标,从而在任务完成中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对行动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缓解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Bandura,A.,etc.1982)。二是企业内有适当数量的非正式小群体可以调节由于科层结构所带来的资源分配的单一和局限,为共享兴趣和参加社会活动的一组人提供彼此的感情交流和信息分享,这有助于释放工作压力、减少工作挑战带来的心理应激。
    (二)员工个体社会资本与其心理健康
    

    卡拉塞克(Robert Karasek)构建了“需要一控制”模型来解释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当员工无法应对工作带来的挑战时会产生不良性应激,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Karasek A,Theorell T.1990)。员工的个体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嵌入的社会网络和可以被利用的资源(罗家德,2008),影响着他们应对工作挑战的能力及其心理健康。
    首先,员工的“个体关系面社会资本”强调的是被同事或上司信任的程度。当信任程度较高时,员工在面临压力和经受心理应激的情况下对来自他人的帮助就会有较高的预期。有研究已表明,当一个人在经受心理应激时,如果在认知上相信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可以缓冲心理应激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其心理健康(Cohen&Wills,1985);一个受到较高信任的员工,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罗家德,2008),更容易达成目标,他的爱与归属、受到尊重等社会性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从而有利于其心理健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些需求都是维持正常心理状态所必需的。
    第二,员工“个体结构面社会资本”的“网络连带”强调其拥有的情感连带和咨询连带数目。一个员工拥有的咨询连带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完成工作所必须的信息、知识和其它资源,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同时,若他拥有的感情连带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周围同事的感情支持。情感支持为处在应激状态的个人提供了安慰、依靠和被爱护的感觉(萨拉斐诺,2006)。同时,根据“强连带优势命题”,在一个情感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可以让员工有能力影响他人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享有非正式权力(罗家德,2008),这些有助于员工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此相对,如果一个员工长期处于“孤立无援”状态,面临压力和挑战时只能独自面对,无法获得必要的信息和情感支持,其心理健康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第三,员工“个体结构面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位置”强调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处于社会网络较中心位置的员工,更容易获得如下支持:一是实物援助。如其他员工捐赠或借给个人钱或帮助他克服困难;二是个人控制感获得。处于社会网络中心的员工拥有非正式的社会影响力(Brass,Burkhardt.1992),在做事情时更容易获得网络的支持,因而更容易获得在信息和行为选择等方面的个人控制感。有研究表明,个人控制感是人们的一种内心需要,并且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Rodin,J.1986)。但是,如果员工徘徊在社会网络的边缘,在压力面前将无法获得良好的个人控制感,而是体会到一种无力感,这种状况不管是客观的资源缺乏还是主观上认为如此,都将损伤其心理健康。

三、研究展望
    

    本研究借助心理应激的社会学模式,对企业内社会资本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如下几方面深入:一是目前对企业内社会资本的内涵界定和实际测量还存有争议,因此需要有更多的理论探讨来明确这个概念的界定。同时,结合社会学中对社会资本的测量和心理学中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对企业内社会资本和员工心理健康进行更为严谨的实证研究。二是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使得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处在制度变迁和多元文化交错的大环境下,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从乡下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在企业内的工作中更易面临包括城乡文化差异在内的多元文化冲突,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企业如何更好地包容不同的文化类别,增加员工间的信任和相互支持,在集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提升企业内的社会资本,是促进企业有机体健康运转的重要课题。三是对心理健康背后社会性成因的思考需要更多地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成果。比如人类学的田野方法可以补充既有的定量研究之不足,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员工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他们日常的所思所想:又如健康社会学和情感社会学中对健康和情感的社会学解读也可以应用到企业场所中来。
    参考文献:
    1.郭毅、罗家德:《社会资本与管理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罗家德:《组织社会资本的分类与测量》,载《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科恩、普鲁萨克著,孙健敏、黄小勇、姜嬿译:《社会资本:造就优秀公司的重要元素》,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美]萨拉斐诺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6.[美]陶西格、米歇尔、苏比蒂著,樊嘉禄等译:《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Bandura,A.,Reese,L.,& Adams,N.E.(1982).Microanalysis of action and fear arousal as a function of differential level of perceived self -effcac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3:5-21.
    8.Brass,Daniel and Burkhardt,Marlene.(1992).Centrality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In Nohria,N.and R.Eccles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tructure,Form,and Action:191-215.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9.Cohen,S.,Wills,T.A.(1985).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98:310-357.
    10.Dohrenwend B P.(1981).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their contexts.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1.Durkheim,E.(1951).Suicide(Le Suicide,1897).New York:Free Press.
    12.Karasek R A,Theorell T.(1990).Healthy work:stress productivity,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working life.New York:Basic Books.
    13.Kohn M L,Schooler C.(1983).Work and personality:an inquiry into the impact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Norwood,N.J.:Ablex Publishing Corp.
    14.Nahapiet J,Ghoshal S.(1998).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3(2):242-266.
    15.Rodin,J.(1986).Health,control and aging.In M.M.Baltes & P.B.Baltes Eds.),The psychology of control and aging.Hillsdale,NJ:Erlbaum.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Tags:员工心理健康研究新视角:企业内社会资本(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