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全面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现状、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当前各级政府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反映企业的政策诉求,并提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研究背景及调查情况
转型发展主要包括市场转型、经营转型、价值转型、产业转型、管理转型、绿色转型等六个方面。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关于企业转型发展,并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定义。一般地讲,转型发展指企业通过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包括在产品、产业、商业模式、生产工艺、市场结构和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变革,以获取并提升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它不仅包括转型升级,也包括虽然没有实现升级,但通过转型使企业更加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和自身特点变化的情形。基于上述转型发展的涵义以及企业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报告中的转型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市场转型:主要反映企业销售市场的结构调整情况;(2)经营转型:指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例如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3)价值转型:指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价值转型包括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也包括产品本身附加值的提高等,价值转型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升级等;(4)产业转型:主要考察企业在专业化水平分工和完善产业链,以及产业多元化程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5)管理转型:主要考察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方面的进展;(6)绿色转型:主要考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污染方面的进展。
本课题采用实地调研结合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课题组分成6个调研小组,通过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座谈会、去企业实地访谈调研等形式,共对全国广东、浙江、上海、江苏、湖北、江西、辽宁、四川、北京等10个省区市约300家企业进行了访谈调研,与纺织服装、通用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行业协会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另外,课题组回收了1491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全部887家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
企业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调研中的多数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特色不鲜明、表现出明显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和压力还很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部分企业在提高附加价值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调研中的多数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特色不鲜明,表现出明显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在高速发展时期,这些企业受益于好的市场环境,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一旦遇到经济走缓,效益就明显下降,陷入经营困难或微利甚至亏损的状况。
——问卷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在沿价值链攀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销售服务等附加价值更高的非制造环节延伸,不断提高企业在微笑曲线的位置是转型发展的重要表现。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的萎缩带来竞争加剧,本来利润率就偏低的生产制造环节的价值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而与此相比,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微笑曲线的两端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从2007年到2011年,非制造环节对总利润贡献在10%以下的企业比重下降了18.4个百分点,在10%-50%的企业比重相应提高了15.1个百分点,超过50%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向高附加值延伸也体现在公司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近70%的受访企业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属于国内先进水平,近20%的受访企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约90%的企业今后三年内还有改进生产装备(工艺)来升级的计划。另外,81.8%的受访企业主导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并向高端化发展,也是企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形式。
——研发投入有所加大是促进企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原因
企业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重不断上升。调查表明,2011年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比重在10%以上的企业达到76.7%,累计比2007年提高10.9个百分点。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2%的企业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19.8%下降为2011年的12.2%,在2%-4%的企业所占比例则从2007年的33%提高至41.7%,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10%及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从6.9%增加到8.9%。(见表1)
——强化品牌经营是众多企业的共识
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由于发展品牌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特别是受市场容量、资金投入的限制,发展自主品牌的难度很大。问卷调查中,不少受访企业开始由单一品牌向多品牌转变,拥有商标数量增长迅速。例如拥有商标数量在5个以上的比例从2007年的32.3%上升至2011年的53.9%,提高了21.6个百分点。(见表2)
——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模式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是最主要的形式。2007年,向上下游延伸占各种调整方式的76.5%,2009年为56.9%,2011年为67.7%,都超过了一半的比重。
企业主要倾向于在本产业内经营和升级。调查表明,32.5%的受访企业2007年以来进行过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在调查的874家企业中,有93家进行过产业结构调整,占比为10.6%;2009年调查的884家企业中有127家,占比提高到14.4%(不包括2007年进行过调整的情况),这一比重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19.3%。
——保持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的情形也较普遍
保持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常见方式之一,2011年这一方式在各种方式中的比重为33.8%。调研中,有不少企业成功地实现了跨行业发展。例如广州TIT纺织厂从亏损企业通过跨行业转型,从传统的纺织加工企业转变为集多家知名服装服饰企业和设计产业链企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年产值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企业普遍重视通过引进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推动管理转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发展较好的公司普遍重视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2007年约有30.4%的企业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这一比重到2011年上升到65.3%。其他的如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电子商务等管理技术和工具的比重也都有大幅度提高。
——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
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总体上有一定降低。在调查的企业中,12.8%的企业过去五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有显著降低,每年下降5%以上;52.6%的企业有一定降低,每年在1%-5%之间;34.7%的企业表示变化不明显。
但调研结果也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和压力还很不足。从动力方面看,节能减排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并不显著。从压力方面看,57.7%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占比较小,节能压力不大,还有22.5%的企业认为改进工艺或者加装节能装置费用较高,与收益相比不合算;61.8%的企业认为,排污收费占收入比重较小;35.6%的企业认为,改进工艺或者运行污染治理的成本很高,不合算。
——企业普遍加强了对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拓展步伐
调查显示,近年来许多企业扩展了出口市场的分布范围:出口国家和地区在5个及以下的企业由2007年44.3%下降至2011年的33.5%,下降了9.8个百分点;而出口国家(地区)在20个以上的企业比例由2007年的14.2%提高到2011年的21.2%,累计上升了7.0个百分点。不少企业除了继续巩固和开拓传统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外,不断加大力度开发新兴市场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企业主要面临核心技术难以突破、高端人才普遍缺乏、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税费负担过重等主要困难。
——核心技术难以突破
我国一些行业的整体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很多基础和关键行业的核心技术长期不能突破,也难于从国外引进,给企业转型带来了巨大障碍。例如,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有的尖端技术与国外差距大,精密传动等基础零部件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特种钢材冶炼技术缺乏,等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不突破,产业竞争力就难以提高。解决核心技术的问题,必须发挥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分散于产业链各价值环节的资源积聚起来,实现重点突破。对此,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并开始了有益的尝试,例如纺织企业上下游合作,通过资源集成进行“产业链创新”,不断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具有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
——高端人才普遍缺乏
调研中企业反映,真正需要的人才难觅难留。当前既缺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也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30.7%的企业认为“缺乏高端人才”是当前妨碍企业转型的最大困难。在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反映,对员工“跳槽”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核心岗位人才流动性过高,二、三线城市或一线城市偏僻地区的企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对此,很多企业表示从企业自身来说,准备在人力资源考核方面有所创新,建立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完善“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在保护员工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企业的权益。
——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
一是市场准入问题。调查显示,51.6%的企业认为“审批太多,许多行业难以进入”。这一比例比排在第二位的“用地困难”高了近11个百分点。受准入限制,企业或者直接被排除在“门槛”之外,或者即使拥有准入资格也难以实际进入,“玻璃门”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政府行政干预的问题。一些企业反映当前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较多,例如很多地区开展的煤炭、钢铁产业整合实际上是政府主导下的行为,但整合容易,重组难。
三是流通环节的政府管制问题。很多行业企业反映,我国的流通体制需要进一步市场化改革。
——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费高。主要是各项费用和增值税率高,这几乎是所有被调研企业都提到的问题。调查显示,48.7%的企业认为税费负担增加的原因是“税费比例提高”,41%的企业认为是“税费种类增加”。很多企业反映,缴费项目多、数额大,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
二是“特惠型”财政政策改变不了整体税负高的现状。这是不少行业企业的普遍感受。特惠政策是指国务院不同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面向特定行业、特定企业出台的财税激励政策,是各级政府优化产业结构和引导企业发展的普遍做法。尽管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并不利于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且容易形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甚至产生“寻租”行为。
政府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及效果
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品牌的创建、加大人才培养、支持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有利于企业转型发展的产业组织建设等是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
——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扶持力度
利用财税制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但是,调研中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也认为需要进一步改革科技投入体制。
——鼓励管理创新,打造自有品牌
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如浙江、江苏组织实施了质量强省工程,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对获得相关质量认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部分地方建立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强化标准和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如江苏对完成标准起草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加快品牌创建,打造自主品牌。
——加强高端和特色专业人员引进与培养
着力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一是组织落实国家的“千人计划”,如浙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已累计93人;二是各地设立了地方高端人才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资金投入,如辽宁对增加人才引进经费的企业政府按一定比例予以补助,同时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提供住房及启动资金等。
——支持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发展
制定和执行环保标准。落实国家特别排放限制和环保标准,严格项目准入。但也有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认为,要处理好企业发展和环保的关系。一些企业反映,环保标准制定过高,目前经营困难,难以承受过高的污染治理要求;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办法不科学,对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可采取集中生产、集中治理办法;享受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优惠的行业目录范围已落后、不合理,税收优惠力度还不够;能耗总量控制的思路不对,应控制单位能耗;淘汰落后产能行政干预过多,关闭企业职工安置等补偿制度有待落实和完善。
——加快有利于企业转型发展的产业组织建设
调研中地方政府认为,产业组织政策引导和推动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对重点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的带动起到了很大作用,使产业集聚力进一步加强。如杭州的块状经济已占全市工业总产量的70%。
调研中的多数大企业认为,培养龙头骨干企业的措施,有利于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企业集团,有利于完善产业链,有利于发挥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升级的作用,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一些企业认为,要进一步打破垄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和条件。
进一步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企业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企业自己解决,企业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本身解决。就政府而言,应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重视市场规律,坚持市场化原则。
——创造有利于企业形成稳定预期和长期行为的政策环境
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对当前自身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都有较清醒的认识。除15.8%的企业认为需改进平等准入与公平竞争、11%的企业认为需完善融资环境外,对进一步出台促进企业发展的其他政策并无迫切或具体的诉求与建议。
相反,企业普遍认为需要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提升政府服务和支持的效率,建议尽可能减少短期应急型政策,而将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成效较好的已出台政策,为企业创建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对地方政府实行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这将有利于有长远规划的优秀企业转型发展。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坚持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严格控制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保持企业成本的相对稳定。
——加强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支持政策
传统产业仍具有很大的转型升级和改造空间,并具有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等特征。转型升级绝不是淘汰传统产业,也不简单等同于一味发展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除了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之外,仍应以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为主导。
——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创新政策体系在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有较大完善空间。首先,要改革科技投入体制,特别是要调整研发投入结构,将研发经费向企业倾斜,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二要改革科研成果、技术转移机制,通过需求鼓励、将政策性支持资金与创新成果产业化结果挂钩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要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效率。四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其真正成为鼓励创新、奖励先进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要避免滥用专利保护以实现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以差别化金融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以差别化金融政策和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尤其要与财税政策协调配合,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强政府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各类资金的紧密结合、有效互动,加大对传统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信贷资金结构优化,优先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创新型企业发展;三是完善资本市场,如强化创业板的上市和退市制度,为企业提供规范、便捷的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市场压力和动力促进优势企业转型发展;四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和完善开放、竞争、透明和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市场,鼓励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与企业融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金融供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