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央企业如何“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还发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动员令。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企业“走出去”必须选对路径方向,踏准步点节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担当,凝聚起建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磅礴力量。
一、新时代中央企业“走出去”要有国际战略观中央企业“走出去”是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力保障。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几十年来对世界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选择。实施“走出去”战略正是党中央立足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央企业就是在和平发展战略背景下,坚持和平、发展、合作这一整体判断,制定和实施了跨国经营战略,把自身的发展融入世界经济,整合全球资源,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央企业“走出去”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发展原则,坚持互利共赢、包容互惠,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他人。不断提升面对两个市场、配置两种资源的能力,要锻造核心竞争力以不变应万变,又要强化适应能力,在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中培养全球竞争力。当前,中国正在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格局,中央企业“走出去”要坚持企业行为和市场原则,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双向的开放发展,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新局面。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央企业“走出去”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保障。当今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引下,中央企业“走出去”要坚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新时代的中央企业“走出去”将助推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央企业“走出去”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保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中央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充分运用自己在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积极“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使沿线不少国家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扩大了当地就业,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国际化进程,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企业、员工各方面深层次合作,中央企业更加熟悉当地的法律、政策和人文环境,增加国际化经验,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处在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中央企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为深化地区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助力沿线国家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展,使“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二、新时代中央企业要“走进去、走上去、融进去、可持续”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赋予中央企业的新使命,也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必然选择。经过近40年的努力,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成效显著,有的领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具备了“定义世界一流”的实力,但在运营效率、精细化管理、商业思维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整体上与世界一流企业仍有差距。下一步,中央企业要聚焦全球化发展,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即踏准步点节奏,认真践行“走进去、走上去、融进去、可持续”。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企业“走出去”近40年,已经形成了产品、服务、技术、资金等全面“走出去”的格局。中央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必须提升“走出去”的层次。在“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下,共商共建共享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合作的主旋律。要实现可持续“走出去”,企业必须以追求相关各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作为战略目标。简单“走出去”还不够,更要积极主动融入当地“走进去”。这就要求中央企业不仅要吃透当地的法律规定、政策要求、交易习惯和文化传统,还要规避项目实际运营中容易出现的公平竞争、劳动用工、环境保护等法律风险。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公司,必须尊重并建立一套适应当地制度、文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中央企业承建运营的蒙内铁路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蒙内铁路是肯尼亚近百年来最大的工程,铁路连接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蒙巴萨和肯尼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内罗毕,也是东非铁路的示范段。工程建设期间,承包企业把属地化发展作为根本性原则,雇佣培养大量当地员工,高峰期当地员工达3万人以上,同时有300多家当地企业参与工程分包合作,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改善了地区经济结构,仅项目建设已为肯尼亚创造近5万工作岗位。这个项目培养当地劳工的做法很有特点。一是项目深入开展当地员工培训工作,以联合办学方式,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二是对铁路运营期所需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为肯尼亚培养铁路运营技术人员。三是帮助肯尼亚高校创建铁路工程专业,为当地培养铁路高层次工程专业人才。相关企业总结的最终经验是:我们提供的中国方案更加紧密贴近和满足东道国经济社会人民需求,属地化管理、本土化经营才能够落地生根。
从“走进去”到“走上去”。国际市场的竞争绝不仅仅是“质优价廉”这么简单,在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必须拓展国际化视野,持续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努力“走上去”。通过对每个项目的精心实施,逐步进入当地主流市场、高端市场,持续开展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建设,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美誉度和话语权。从产业链来看,中央企业要从单纯的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一揽子”一条龙服务转变,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除了要有精品工程、高新技术等“硬实力”以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先进的企业文化等“软实力”,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央企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必须尊重并建立一套适应当地制度、文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这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必由之路。
从“走上去”到“融进去”。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的“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辅相成,既是国家外交工作新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央企业“走出去”应遵循的原则。当前中央企业“走出去”要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和利益相关方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央企业信守承诺、以诚相待、惠风和畅、有容乃大的理念,推行属地化管理,加快本土化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最大程度地带动项目所在国经济发展与提升当地民众的福利水平,充分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真正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从“融进去”到“可持续”。中央企业要想从“融进去”走向“可持续”,必须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注重以下几点:一要紧跟国家战略和政策变化,形成先发优势,前瞻布局,抢占先机;二要积极研究全球经济环境,捕捉市场良机,抢抓发展机遇;三要利用产业链优势和业务升级,创造、培育增量市场;四要构建中高端营销网络,拓宽项目获取渠道,开拓市场。中央企业也必须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新时代中央企业成功“走出去”的新举措
坚持集约发展,全面升级企业价值链。坚持集约发展就是要组合全产业链能力,以企业集团化集成产业链竞争优势“编队出海”集群式发展,把中国经验同沿线国家地区的项目资源、发展亟须等进行紧密对接,培育打造项目群,实现系统布局、规模经营、集约管理、共享收益。例如科伦坡港口城,既有基础设施全产业链,也有港口支点、产业集聚、城市支撑等元素,成功实现了港城联动、产城联动。可见,无论是一国发展,还是跨境经济,都可以因集约发展而受惠。中央企业通过推广集约化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单一业务到产业链、到价值链、再到价值网络体系的商业模式的升级,顺应了市场发展的新需求。
优化组织变革,释放企业发展动能。判定一个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优劣的关键,通常会先看其海外战略和策略及其海外业绩。但如果我们深入研究探其本质,就会发现促使企业战略落地、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组织的能量。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略和策略的形成,决定着企业的资源配置与战略执行,从而最终决定着企业国际化的最终表现。因此,进行适应性的组织优化变革,是释放企业发展动能的主要途径和优先选择。优秀的中央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探索通过国际化组织变革释放出新的发展能量。例如:用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打造海外事业部/国际公司这一国际化龙头,用集团化协同方式统合集团内各子系统,用本土化思维推进各区域总部的适应性,用刚柔相济的弹性管理调理并激发整个组织体系的内在潜能,从而在组织结构层面上形成了企业特色的“钻石模型”。这四个部分大致对应着组织的四个维度—职能、任务、区域和过程,是对四种导向的组织结构的创新性组合;这四个部分也分别支撑着组织的能动性、协同性、适应性与激励性,是对组织整体能力的创造性提升。
用好金融工具,补齐国际竞争短板。大型跨国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服务技术的竞争,也是金融的竞争。尤其是涉及重大项目,因为各种边界条件不成熟,其可融资性比较差,在短周期内进行商业化运作的难度非常大,我们需加大探索,提出更强劲、更可持续的金融支撑方案。中央企业应在充分利用好自身金融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整合相关金融资源的能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拓展,主流融资主体之间开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国开行)、商业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保险、租赁)、专项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以及传统多边金融机构(世行、IMF等)。主权财富基金、商业财富管理机构、产业基金等作为投融资主体的作用也日益活跃。在当前全球增长动能转换、经济结构性变革仍在重塑中摸索的阶段,中国资金对中央企业“走出去”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中央企业必须尽快补齐金融这个短板,不断探索新模式,不断提升产融结合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资源,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
智慧引领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伴随着“工业4.0”“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旧技术替代趋势明显,部分核心技术交叉融合、协同跃进,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合作不断冲击着传统行业,日益积累的新能量或很快带来变革性突破。全球各国纷纷抓住当前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交汇的历史机遇,力争实现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同样,中央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利用,以产信融合促进产业升级。二是加快培育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互联网+”新生态。三是利用云计算、云服务和云应用等新兴技术,实现大数据计算;利用北斗卫星、智能分析、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应用和完善计算机辅助决策;加大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等技术的应用和试点;适应以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为核心的“工业4.0”要求,打造世界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的迅速发展,部分中央企业已经从制约瓶颈转变为发展先导、从落后发展为全球系统性领先,整体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水平,许多方面也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港口、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公路等已经成为系列优势品牌。可以说,从全球供给结构来看,中央企业具备系统性供给优势;从资源配置来看,中央企业具备了整体配置资源的能力;从运作模式来看,中央企业具有了模式创新和运用的能力。中央企业要通过深度“走进去”、高度“走上去”、全面“融进去”、保持“可持续”,努力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促进持久和平,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题班学员,中国通号集团党委副书记)
Tags:新时代中央企业如何“走出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