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事实,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地区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往往存在管理理念滞后、技能型人才缺乏及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因此,提高集群企业的关联性,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完善集群服务体系,创建优秀企业文化,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推进对外贸易,是发展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欠发达地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市场变革、参与商业竞争、吸纳人员就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益机制的建立。特别是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地区,通过各种联合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收益水平,并通过利益分配机制,对优化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在我国产业政策的带动下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但中部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无论在质量、效益、管理机制等微观层面,还是在规模、数量、整体协同竞争力等宏观层面,尤其是面临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市场压力和企业粗放式管理带来的收入降低、成本增加、融资困难等问题,中小企业可谓困难重重。特别是欠发达中小企业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只有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走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道路。
一、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经济优势
(一)有效提高竞争力
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所处地理位置接近,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使每个企业的定单都能较为方便地在企业集群内找到合适的厂家,这样可以降低集群内企业采购、运输和库存成本,产品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有利于价格竞争。由于集群内产业聚集,中小企业数目众多,把各种人才吸引到一起,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更容易招聘到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员工,降低企业搜寻人才的成本。人才的流动性带动了技术及信息的交流,使得集群内企业更便捷的获取新知识。加快了技术信息及供求信息的交流,降低了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寻成本,更容易获得真正的外部性效应。同时企业通过群体效应,集中力量进行广告宣传,集群企业更容易形成“区域品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具有号召力。
(二)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分散的单个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实现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企业规模经济,但通过企业集群,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不同企业之间实行协作,既可以弥补企业规模偏小的不足,还可以获得只有大企业才拥有的规模生产。这样既保持各中小企业自身的灵活性,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已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形成有利于集群企业基于生产链的不同环节而分工生产。这种专业化分工生产可以培养某一区域、某一产品的品牌价值,使不同区域、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内部规模经济或外部规模经济,大大降低企业进入该行业的壁垒,提高原材料、资本、技能、劳动力的利用程度,从而使集群内的企业更容易扩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由于集群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也有利于产品的创新与产业的升级,有效地提高产业素质、企业效益。
(三)营造良好集聚环境
企业长期集聚于某地,易于形成市场影响力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使更多的相关产业投资者愿意进入该地区,同时还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企业集群提供的市场以及专业服务,使投资者比在非集群区投资更有利于克服创业时的种种困难,投资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同时,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创新和新的创意不断产生以及新企业衍生[1],有利于集群内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另外,地方政府也为集群地区的企业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地方政府优化区域环境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土地和税收优惠以及规范市场秩序;对技改项目给予贴息贷款;推动中介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出面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引资引进相关配套产业以及引导专业市场建设;定期组织企业技术和管理培训等服务,使集群内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二、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存在的上下游关系。目前东北地区部分省市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专家认为,东北地区产业由于关联度低,呈现“品”字型的结构,使企业集群化成长发展较慢。如吉林省2009年1-10月汽车工业共完成总产值2 4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 106亿元。根据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规律,汽车对上游产业的带动力一般为1∶1,对汽车服务业等下游产业的带动力为1∶2。按此计算,汽车产业对其它企业带动力应达到千亿元以上,但吉林省并没有实现这一潜能[2],这充分说明吉林省汽车产业与其配套企业间缺乏联合行动和企业间相互支援、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导致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或相关服务不从区内购买,而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口。而且吉林省中小企业在生产上具有“小而专”和“小而精”的产品少、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缺乏上档次的高新技术产品,很难与大企业进行协作配套,致使难以形成产业链,更形不成集群优势。
(二)创新动力不足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力,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很多知识产权不属于中国,更不属于中小企业集群。由于部分集群内中小企业多为本地区支柱产业提供配套服务,数量众多且竞争过度,利润普遍偏低,基本上依靠价格竞争来取胜。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企业不愿进行自主创新,所以,模仿而非创新成为区内中小企业的一大特点,技术实力相对比较弱。另外,中小企业内部缺少研究、开发、设计等人才,导致企业独立研究开发能力弱,生产产品质量低,产品竞争中缺乏优势。而且,中小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联系也不紧密,使得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效率低,缺乏创新能力,这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处于利润末端,缺乏竞争优势,受制于人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三)服务体系不健全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虽然把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纳入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要日程,但仍有部分地区对服务体系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并未开展实质性的工作。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定位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使服务机构的行政色彩较浓,很难把自己真正放在与中小企业同等、配套的地位上履行其服务职能,不能充分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动态与需要。而且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普遍存在服务范围狭窄、服务不规范、服务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如信息服务、融资服务、人员培训服务与技术支持服务等职能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并未较好履行职责,无法达到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
(四)对外贸易额偏小
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额普遍偏小。就吉林省来说,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吉林省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但受自然地理位置、思想观念、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外贸易额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造成对外贸易额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偏低,质量不高;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企业管理者对营销及品牌问题认识不足。2008年,吉林省外贸依存度仅为14.2%。而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约为2.2万亿美元,吉林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0.53%,在全国排列第19位。特别是出口额仅占全国的0.33%,在全国省、市中排在24位。比邻省的辽宁省少372.83亿美元(辽宁省排在全国第8位),比黑龙江省少118.02亿美元(黑龙江排在全国第12位)[3]。2009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17.5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1.3亿美元,同比下降34%,进口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从这些可以看出对外贸易额偏小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五)企业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又是资产经营者,产权单一。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在决策时不能及时纠正决策人可能出现的错误。很多中小企业经营理念落后,经营者目光短浅,无清晰的经营理念,经营存在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缺少企业家精神,在经营中看重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奉行“利字当头”,“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只能跟随短期市场变化随波逐流,对企业发展造成阻碍。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落后的“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简单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并未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再加上中小企业用人唯亲的任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到企业当中。所以员工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长期扎根的观念。而企业也不注重员工权益的保护,导致员工没有安全感、归属感,难以发挥其潜能。
三、促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对策
(一)提高集群企业的关联度
企业成长并不简单地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资源状况及其管理,同时还依赖于联盟伙伴企业的资源状态、行为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沟通情况。[4]因此,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要提高企业间的关联度,充分发挥企业间的比较优势,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集而不聚”的现象,使中小企业走上有序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甘当配角,积极发展与大企业的配套与协作,并以此形成相关的产业链,按照“具体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引导中小企业逐步进入大企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小企业要围绕大企业重点产品进行供应链配套,围绕大企业重点项目发展下游产品,通过“龙头带配套”的良性循环方式,拉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同时,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大企业优先接纳本地中小企业为之产品配套,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大企业主辅分离。积极提倡产业内深度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把适宜中小企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从大企业中剥离出来,使单个中小企业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对某一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引导中小企业以高端、终端零部件产品为目标,形成产业零部件配套网络,发展配套产业。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走“专业化经营,网络化协作”的道路。
(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中小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创新从过去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单个企业难以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保证创新的成功率,企业只有联合起来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一种持续不断创新的路径依赖,才能满足市场差异化需要[5]。中小企业要全面提升集群内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其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激发其创造力,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并且制定人才引进规划和政策,吸引懂技术、管理、生产、市场等各方面的人才进入集群,解决本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的原则,提高集群内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发挥服务和引导的职能,通过宣传、教育、考察等方式让企业认识到加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价值[6]。政府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使行业内创新网络的实力增强,为本地区优势产业集群化成长提供技术支撑。
(三)完善集群服务体系
建立一个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集群,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政府要对服务业进行政策扶持。安排财政预算资金,重点支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建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7]。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区内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工作,鼓励和支持集群内外的法人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商业性信用担保和企业之间的互助担保,有效帮助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其次,集群内要培育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主要有两类:一是行业协会;二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筹资融资、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国际合作、人员培训等各种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扫清障碍。而行业协会同样在集群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作为保护和增进协会会员企业利益的单位,行业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会员企业提供各项服务。最后,集群内应积极搭建企业公共服务性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决集群成员自身研究开发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或商会等行业组织举办的活动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
(四)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发展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要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加大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扩展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品种和方式,以投资贸易带动共同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促进地区贸易平衡发展。面对当今世界多样的贸易保护方式,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要坚定信心,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把产品价格优势转变到质量优势上来,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深加工产品、木制品等为主的出口商品格局形成,使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可以及时随国际市场需求和分工格局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中小企业应认真对待自主品牌的培养,有效提高出口产品的层次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出口商品的高质量、高效用,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企业的品牌。
(五)创建良好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都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长久地生存,就必须建立适合本企业生存发展的文化。首先,要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个人素质,培养他们企业家精神。企业的兴衰往往是企业家个人能力的体现,这要求企业家既要懂得现代管理理念,又要拥有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性。其次,为了克服家族企业管理的弊端,要积极引进其他投资者,降低企业经营者的股权,使得各个投资者之间达到均衡博弈,是改进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8]。再次,在企业的人才选择上要纠正以往“任人唯亲”的现象,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择优录取,以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为用人原则。最后,企业家要改变劳资雇佣观念,让员工真正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及安全感,使企业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处理好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关系,把企业的经营之道转化为员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精神动力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发明.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集群效应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0,(3).
[2]侯志茹.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9,(12).
[3]许晶.吉林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经济贡献度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1).
[4]邬爱其.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理论分析与浙江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刘乃军.基于风险规避的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政策初探[J].商情,2007,(9).
[6]邬爱其,张学华.产业集群升级中的匹配性地方政府行为——以浙江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6).
[7]罗松山,杨宏.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投资战略[J].中国经贸导报,2009,(20).
[8]贺保民,张明庆,谭宏伟.浅谈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
责任编辑:甲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