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本站原创 佚名 参加讨论

齐建国

【内容提要】本文对在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其核心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八大问题,本文提出了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关 键 词】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02(2010)04-0005-0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与1978年相比,已经翻了约4番,人均GDP翻了3番多。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利益分配关系不尽合理,也引起了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事实证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还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经济领域的科学发展要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原来的五个统筹基础上,又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就把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扩展成了八个统筹。这八个统筹,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两大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一)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内部或组织与组织之间都存在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决定了组织内部每个个体分享利益的多寡。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分配制度决定了每个人获取利益的方式,或在共同劳动中获取利益的多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类自身幸福,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类的幸福往往与拥有财富的多寡及其差别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利益分配关系便成为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利益关系处理好了,社会就会比较和谐,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严重的利益摩擦,最终导致社会动乱。在一个动乱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会缺乏稳定的安全感,幸福感就会降低。
        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使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走向基本和谐。在十七大报告中的八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这六个统筹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处理好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是为了处理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物质利益关系,以便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也能与城市居民一样获得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统筹区域发展,是为了处理好不同地区人民的物质利益关系,以便缩小地区差距,使落后地区得到发展,也像发达地区人民一样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相应利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使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弥补市场机制下经济增长的利益分配不均等,为广大人民提供公平的机会,享受比较均衡的社会公共服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为了处理好国内外的利益关系,使对外开放服务于国内经济发展,让广大人民从对外开放中获得更大利益,实现国际间的利益均衡;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是为了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上的关系,以便处理好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关系,在考虑地区利益的同时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为了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使各方利益可持续提高。
        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幸福。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幸福的基础。虽然物质利益丰裕程度不是幸福的惟一原因,但物质利益贫乏和分配不均却是社会动荡和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历史上的战争与社会动乱,无不与利益争夺有关。
        (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人类又是与自然相对的主体。物质利益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关系的根本原因。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均来自于自然界。由于人类具有无穷的欲望,当人类把拥有物质财富作为满足欲望的条件时,自然界就成为人类掠夺的对象。时至今日,人类终于认识到,自然界能够提供给人类的物质条件是有限的。一方面,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向有限空间排放过多的污染物,会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类过度地繁衍自己,并不断地扩张人均消费资源的数量,终究会使自然界失去平衡,使自己能够利用创造财富的资源枯竭。科学发展观在处理好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基础上,必须让子孙后代能够持续生存繁衍下去,因此,人类必须改变对自然界的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修复自然,使自然界的变化保持在人类生存能够适应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第七个统筹,即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
        经济的本义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有用产出,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经济发展的本义应该是用有限的资源使人类获得持续的更幸福的生活。但是,人类的欲望及人类创造的不完善的制度把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十分复杂。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比发达国家更高。
        1.由于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且人们把幸福与物质产品占有量或消费量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人类追求幸福就演变成为对物质产品的追求,使得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产品生产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即实现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起始于2006年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进而演变为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充分说明,即使是人均资源消费多到世界最强大的美国那样的程度,经济继续发展仍然要依赖于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增长,美国社会依然会崩溃。中国从2003年起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把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放到了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地位,但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之后,“保增长”又重新回到国家战略的首要位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中心变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我们的内需规模比1996年经济形势最好的时候已经增长了近两倍,反而又出现了内需不足,经济反而出现了危机,还要继续通过扩内需来应对危机。美国的情况和中国的情况都说明,在现有制度模式下,经济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永远”是主题。
        2.在大多数国家,经济总量的增加和人均总量的上升并没有使所有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收入“被增长”的现象遍布全球。在经历了近3年的金融危机以后,2009年美国经济总量实现了超过2%的正增长,但失业率却没有下降,一些人在经济增长中失去了工作,收入降低了。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了30年,全体人民都从持续的经济增长中获得了利益。但是,一部分人生活水平获得了本质上的飞跃,而另一部分人却受益较少。1996-200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加了约13700元,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却仅净增长约3200元。在不考虑其他福利差距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2.6倍扩大到了3.3倍以上。若考虑城市居民享受了更多的社会福利,则差距将会更大。
        3.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量的增长,在人口不下降的情况下,都需要消耗更多的物质资源。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人均消费资源量的不断增加,资源供给日益短缺,这使人类的经济增长前景受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供给制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持续上升。2003—200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2%,但水泥产量年均增长11.2%,粗钢产量年均增长18.5%。经济增长对重要自然资源的需求弹性高于1。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依靠高资源投入来实现的。
        4.在当前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技术经济范式下,生产和消费排放废弃物都是不可避免的。生产和消费的规模越大,排放的废弃物就会越多。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已经超过自然界自净化能力。超过自然界消化能力的多余废弃物正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降低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净福利,使经济活动与目标发生背离。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使得主要污染物排放都已经超过环境容量(环境自净化能力)。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即:经济增长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福利。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始终与出口增长紧密挂钩,尤其是2005年以来,经济增长的20%以上来自于净出口,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从表面上看,出口增加解决了大量就业,出口下降导致很多人失业,但背后隐藏的是国内分配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居民获得的收入与居民创造的价值严重背离,致使国内社会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不得不靠更多的出口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从2000年的12.5%上升到2007年的19.7%,① 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出口大幅度下滑16%、净出口大幅度下降34%的情况下,净出口占GDP的比例也仍然高达9.2%。
        6.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日益上升。在支出法GDP构成中,资本形成率已经从2000年的25.3%上升到2008年的43.5%。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2000年的22.4%上升到2008年的45.1%。与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相比,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65.1%降低到2008年的45.7%。② 显然,我们的经济增长对直接增加国民最终消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较低。
        7.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下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大规模技术引进快速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的移入式技术创新和相应的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迅速提高。随着我国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的缩小,依靠引进技术实现技术跨越式创新的潜力在不断下降。由于种种原因,自主创新进展不快,后发优势有减弱的趋势。因此,2003年以来,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降低的态势,说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潜力在减小。
        8.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尤其是靠工业拉动,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低,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和现代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不充分。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直接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受到全面冲击。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工业和出口的脆弱性。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上述八个问题不得到解决,经济增长就是不可持续的。不转变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也就难以持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一)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向,改变调控手段
        既然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就不应该周期性地把控制经济增长作为调控目标,而应反过来把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作为调控目标。过去,因为我们总是把物价水平的波动、污染排放增加、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效率下降等都归结为经济增长过快,所以宏观控制总是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目标,采取的政策手段也主要是控制投资、控制贷款、行政限批、控制物价等非市场经济手段,其结果是造成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几次大起大落多数都是政府启动增长后又大力控制的结果。
        因此,未来宏观经济调控应该改变为以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效率不断提升、质量不断改进、就业不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平衡、物价与增长速度相匹配为目标,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控制。在手段上,转变主要依靠限制贷款规模、实施行政限批限产等做法,通过深化投资体制和社保体系改革,理顺各种经济关系,着重应用利率与货币供给调控、环境准入与排放标准调控、激励增加就业、物价监控、公共投资调控、社会保障与低收入人群救助等手段,对经济增长的质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进行管理。
        (二)调整利益分配制度,提升居民即期消费能力
        1.要通过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直接提高一次分配中的职工工资和社会福利比例,改变初次收入分配长期过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局面,缓解国民收入的积累率高、消费率低、内需相对不足的矛盾。
        2.要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适当减少财政收入中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比例,加大财政对城镇中低收入者和农民社会保障的投入,间接提高居民的未来收入,降低居民用于养老和医疗的储蓄,缓解长期的城乡分治制度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
        3.将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上市出售,补充社会保障经费,缓解政府收入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长期偏低、无法弥补很多民营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缺失造成的社会保障缺位的矛盾。
        4.改变国有企业利润的使用途径,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国有资产利润分红,补充社会保障经费,改变垄断部门对社会财富的掠夺式经营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建和谐社会
        我国的区域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差距在区域上的反映。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统筹城乡发展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农村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应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人口流动自由化,给予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社会地位,使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与城市居民均等化,通过加速城镇化拉动人口加快向城镇集中,促进产业适当集聚,扩大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在提高农村发展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统筹。在“十二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应实施两项大工程。
        1.实施人口新政工程。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对外部流入的长期工作和居住的农村人口本地化的政策,使他们变为城市永久性居民。建议在“十二五”期间,除几个必须控制发展规模的特大型城市以外,在全国全面推行新人口政策,实施人口新政工程。即:制定相应操作标准,本着自愿的原则,凡是在城市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居所,且居住年限达到一定时间以上,没有不良记录的农村居民,经本人申请,全部转为永久性城市居民。此工程的实施,可以使数千万处于身份尴尬地位的“两栖”人口,转变为永久性的城市人口,全面纳入城市社保范围,全面享受城市社会公共服务。这一工程将会对中国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内需求、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起到历史性的里程碑作用。
        2.实施农村社保新政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覆盖全部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保水平。(1)将国家财政收入的2%投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中;(2)对国有企业实施利润分红政策,并将其中的20%投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3)与人口新政工程相结合,凡是转变为城市永久性居民的农村人口,必须自愿放弃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这些权利由政府定价收购后统一使用。一部分(比如50%)转交给转移人口原户籍所在地村集体;一部分由政府出售,其中50%作为农民社保基金,进入当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另外50%转交给被转移人口个人,作为其社保基金。这一新政真正使城市化惠及农村居民,可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真正城乡统筹发展的体现,也是城乡一体化的体现。
        (四)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目标。必须改变过去政府直接干预竞争性产业发展的机制,而应通过宏观管理政策,促进微观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微观产业干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未能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鉴于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具备在竞争领域按照规模经济要求发展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能力,政府应该放弃对竞争性产业进行直接干预,转变为政府通过深化改革,加强规制,利用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应实施三大工程。
        1.实施工业产业升级工程。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产业振兴计划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抓紧制定国家产业升级计划,结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要求,制定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和促进政策,加速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速度。制定产业升级技术标准;由全国人大配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升级临时促进法》,将产业政策重点从淘汰落后,转变为激励先进。在“十二五”期间,凡是达到产业升级技术标准的企业,实行增量收入减征所得税政策,鼓励先进企业兼并改造落后企业,通过增强先进企业市场竞争力并加速扩张的途径淘汰落后。
        2.实施第三产业促进工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十二五”期间要在深入研究如何消除第三产业发展障碍的基础上,实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系统工程。(1)清除第三产业发展障碍。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在很多领域存在准入障碍。一些领域国有垄断严重,民营资本难以进入;一些领域企业注册条件较高,手续繁杂;多数正规企业税负较重;一些新兴领域需求不足,制约发展。例如,尽管我国的能源效率不高,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在国外迅速发展的节能服务产业、环境保护服务产业,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市场规模却很小。企业自我服务,效率低下。从2010年起,用一年时间,对第三产业发展障碍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进入“十二五”期间,可用一年时间全面清除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障碍,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实施新型服务业优惠政策。由于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要结合扩大就业要求,对第三产业发展实施倾斜支持政策。尤其要鼓励面向生产的金融保险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环境保护服务、节能服务、产品促销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环境保护与节能服务业等应该采取特别优惠政策。
        3.实施工农业复合集成循环经济促进碳循环示范工程。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兼顾的经济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将是中国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全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使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按照循环经济原理进行,大力发展碳循环产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形成低碳型产业结构、降低经济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推广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集成模式,利用生物技术体系,发展规模化设施化种植业、碳汇产业、秸秆制饲料产业、规模化设施化养殖业、大型沼气生物质能源产业、生物高效有机肥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等全面集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高碳效率,促进碳循环,提升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食品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应作为“十二五”期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示范工程。
        (五)加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十二五”期间,受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我国出口增长将会受到日益严重贸易摩擦的影响。因此,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附加价值率,在出口数量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下,提高出口效益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国内经济领域,由于资源与环境制约,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环境友好化,都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期间,创新型国家建设应实施以下三项工程。
        1.实施生产率提升工程。为扭转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实施生产率提升工程。(1)全面促进高新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发明高潮已经过去,新的高技术领域发明高潮尚未到来;世界已经进入信息与通讯技术向所有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度渗透的进程,增值服务,技术组合创新成为新的趋势。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大量节能新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正是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好时机。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指导下,强化科技支撑计划,加大实施力度,选择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产业领域,加速技术集成应用进程。尤其要在低碳新能源技术与碳循环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技术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增强技术储备,以全面提高我国产业在低碳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包括环境资源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2)激励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促进跨产业循环经济技术集成。“十一五”期间,我国传统产业内企业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研究开发了一大批高效率循环经济技术,对企业节能减排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应加强跨企业、跨产业的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应用。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技术,提高循环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清洁化、减物质化和低碳化,提高物质资源产出率,提升碳排放效率。
        2.实施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工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十二五”期间要在若干中国具有优势的领域,加速由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的速度。争取再用5年时间,在炼铁技术、炼钢技术、轧钢技术、钒铁冶炼设备制造技术、钢铁联合企业循环经济技术、火力发电和水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火电脱硫和水循环利用技术、水泥等建材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水泥产业协同处理危险废弃物技术、风力发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太阳能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水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大型沼气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新能源技术、生态农业与农业节水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盐化工技术、家用电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大型计算机设计与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技术、软件系统集成技术等领域,形成世界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3.实施宏观管理创新工程。宏观管理主要指政府的管理。宏观管理创新工程的目的是提高经济社会运转效率,促进资源配置高效化,全面激发人的积极性。在宏观层次上,管理创新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手段。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通过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市场制度体系,变人治为法治。在管理手段上,减少行政干预,增加经济手段和规制手段。(2)转变政府部门的业绩观,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政府业绩考核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转向以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全面考核。(3)在利益分配管理方面,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关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推进绩效分配与社会稳定相结合的分配制度。(4)在资源配置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集中于外部性调控,充分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5)政府宏观管理要依靠科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在放弃行政过度管理内容的基础上,使宏观管理转向精细化。例如,对物价的控制不应单纯控制物价指数上涨的绝对幅度,而应与经济增长速度相结合,控制二者的比例。(6)在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创造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一体化新模式等等。
        (六)深化对外开放,转变出口战略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出口下降对我国制造业和就业产生的巨大冲击敲响了警钟。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21%的巨型经济体,如果长期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快增长,必然会引起国际市场的反弹,形成日益严重的贸易摩擦,导致国内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货币发行压力增大,内需不足,失业率上升,使得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对出口战略进行适当调整。
        1.继续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不能把对外开放仅仅理解为利用外资和增加出口,应将对外开放深化转向经济运行机制更加国际化,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化,要素配置更加市场化,国内外企业的国民待遇更加趋同化。
        2.重新定位出口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精细化出口管理。要协调出口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认真审视和仔细评估增加出口的目的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的经济效果,对出口实施精细化管理。按照出口的经济效益、我国出口产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出口产品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等情况,重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于我国出口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20%的产品,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将减少的出口退税用于国内建设,将一部分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转变为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七)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实现调控政策精细化
        我国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财税体制方面,由于实施以生产环节为主的间接税体制,对地方政府具有天然的内在投资激励和工业投资冲动。这是我国投资率长期偏高而且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一方面政府通过赤字预算增加投资,以扩大投资需求,另一方面税务部门不断强化税收增长速度,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缩小企业和民间最终需求。财税政策相互矛盾,结果是提高了政府投资和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份额。这说明我们的财政税收政策粗放,宏观经济管理缺乏精细化和科学化。
        在“十二五”期间,财税体制改革应加快税制结构调整。在税种设计上,要在不增加企业和居民应税负担的情况下,调整税收结构,增加资源税和环境税税种,提高居民收入所得税税基,加大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产品的优惠幅度,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要加大对国有垄断性企业的税收监控和国有资产分红制度的改革。目前的国有大型垄断企业,依靠市场垄断地位获取暴利,在利润分配上只交税不分红,内部自行决定远高于其他企业的工资福利水平,是造成社会分配不公、滋生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
        金融体制改革要大力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在银行企业内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内部管理能力,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松利率控制,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八)加速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起点,也是人类文明最高境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目标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污染排放减量化,强化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
        现代循环经济是全面降低包括能源在内的物质消耗强度,实现经济增长减物质化,降低碳排放强度,减轻经济增长的环境负荷,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就业的多赢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布局方式与产业组织方式、资源价格体系、废弃物排放技术标准与排放成本、消费模式、废弃物再生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支撑体系以及替代资源开发等方方面面,目前我们的制度体系和思想观念还存在许多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社会统计体系还没有涵盖对循环经济进行正确评价所需要的全部指标,对循环经济发展进程、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考核和评估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制约着循环经济政策制定和业绩考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第一章《总则》的第六条“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一条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因此,“十二五”规划中应该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并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模式放在重要位置上,这是保障《循环经济促进法》得以认真贯彻落实,保持国家法律严肃性与权威性的需要。
        由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不是实体法,原则性较强,具体性不够,应该按照该法要求,尽快制定相关具体实体法律和法规,使《循环经济促进法》得到完全贯彻落实。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循环经济模式、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力度,总结各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制定循环经济国家标准体系。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增加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约束性考核指标,并把碳循环和碳利用效率与碳排放效率纳入循环经济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具体指标可请有关管理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在指标选取上,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把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可用资源产率提高比例表述)、碳排放效率(可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比例表述)、最终固体废弃物排放率(可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产生量之比降低百分点来表述)、水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可用用水总量与新取水量之比提高的比例来表述)等指标一并纳入“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②同上。
    

【参考文献】
        [1]陈佳贵等主编:《中国经济蓝皮书》(2003-201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009年版。
        [2][加]马克·安尼尔斯基著:《幸福经济学——创造真实财富》,林琼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美]彼得·巴特姆斯著:《数量生态经济学》,齐建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编:《中国经济研究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5]周叔莲:《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6]刘国光、李京文主编:《中国经济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9]刘世锦:《增长模式转型压力与战略选择》,《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9期。^

 

 

 

转自《财贸经济》(京)2010年4期第5~12页
    

【作者简介】齐建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00732。

 


    

Tags: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