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内蒙古:国企加速度(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国企》2012年第7期 吴杰 参加讨论

9年来,内蒙古国资委监管国企利润增加了19倍,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结构进一步优化。从结构调整、建章立制到做大做强、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再到大力推进企业发展、打造大企业集团、推进大国资监管,内蒙古国资委监管企业的发展路径日益显现。
    “3、2、1、点火!”在震天的轰鸣声中,神舟九号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火箭,直冲云霄。
    火箭升空时散发出的巨大光芒迅速向周围扩散,照亮了地处内蒙古荒芜戈壁滩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照亮了包钢科研人员的脸庞——由包钢稀土研究院研制的钐钴永磁辐射环精确地为长征二号F火箭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助力飞船成功飞天。
    作为内蒙古国资委监管企业包钢集团的重要业务板块,包钢稀土永磁材料广泛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及“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稀土为包钢集团带来了快速发展的资源基础,一如内蒙古国资委为监管企业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及发展保障。
    “轻骑扬尘驰马快,挥鞭策马骋蹄轻。”在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的监管引领下,自治区国企如同一匹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2011年,内蒙古全区地方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69. 6亿元,同比增长92.1%。这一指标远远高于中央企业的11.5%,也高于全国地方国企平均水平的15.6%。
    这还只是小的突破,令业界吃惊的速度还在后头。包钢集团、内蒙古电力集团等10户内蒙古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控股企业(下称委属国企)去年共实现利润140.7亿元,同比增长197%。2003年,委属国企利润总和仅为7亿元。如同神九飞天,9年间,委属国企利润增加了19倍。业绩大增的背后,则是企业数量的进一步减少,不再是2003年的13户,而是更少的10户。
    惊艳的利润增速背后到底有着哪些故事?一增一减间又有着哪些玄机?内蒙古委属国企如何实现跨越发展?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日前走进内蒙古国资委和委属国企,探究其中的奥秘。
    上篇 委以重任
    “国家发展谋良策、资产增值创新招”(横批“委以重任”)这是挂在内蒙古国资委办公区进门位置(电梯旁)的一副对联。国资委办公室人员介绍说,对联既点明了国资委的重任,又给国资委所有工作人员以警示和督促,可谓意义重大。
    “优异成绩的取得,说明内蒙古国资委这几年不负使命,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确实干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苏和表示,内蒙古国资委的工作,先后得到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和王勇两任主任的肯定评价是实至名归。
    如果把内蒙古国企尤其是委属国企的表现放大到整个自治区范围来看,业绩九连增有力支撑了内蒙古完成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的“壮举”,并成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GDP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的重要力量。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部署及要求,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之后,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同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成立。横向比较,这在全国省级国资委层面属于起步较早、动作较快的先行者。
    在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实行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内蒙古国资委的工作目标明确、方向清晰——抓好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手段得力、针对性强——一对一的专业诊断与特色指导,有力推动了内蒙古国资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国有企业的健康科学发展,优异成绩的取得只是水到渠成。
    进退之间
    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使国有经济展现了较好的活力,但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质疑。
    2005年12月28日,雪后的呼伦贝尔草原晴空万里,分外清新美丽,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在揭牌仪式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签字仪式不得不提。当日上午,神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韩建国、呼伦贝尔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白杰、内蒙古自治区产权交易中心总裁马志春分别代表受让方、转让方和签证方在国有产权交易合同文本上签字。为加快呼伦贝尔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把宝煤公司建设成为千万吨级大型能源企业,呼伦贝尔市经济委员会通过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把其持有的50.92%的国有股权转让给了神华集团。
    神华集团总经理张喜武在致辞中表示,重组宝日希勒煤业公司,并在呼伦贝尔建设煤、电、化、油一体化综合发展的大型能源企业,符合自治区的长远发展要求,符合呼伦贝尔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和心声,也符合神华集团做大做强、打造辉煌的战略愿景。宝日希勒煤业公司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神华与呼伦贝尔市战略合作的序幕真正拉开。
    与央企合作,引进中央企业对地区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是内蒙古自治区在国有企业结构性调整中打出的第一张牌。
    2004年以后,内蒙古先后引进神华集团、五大发电集团等中央和外省国有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等方式对内蒙古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等行业的11户骨干企业进行了重组。目前,内蒙古已成为中央企业特别是中央能源、资源企业的一个深耕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曾表示:“内蒙古的经济特点决定经济的主体要靠大企业集团来支撑,自治区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中央企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据介绍,2004年以后,内蒙古开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国企改革,并为此打出了三张牌。
    第二张是瘦身牌。据统计,从“十五”后期到2007年,内蒙古有400多户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和优化,退出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职工收入显著改善。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现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赵双连曾表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自治区国企改革不断深化,较好实现了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企业退出的目标,涌现出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泰集团、东宝生物等一批成功转制后迅速崛起的股份制企业,有力促进了自治区工业化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
    “国资委的一系列动作使我们的包袱甩掉了、负担减轻了,国企真正实现了轻装上阵,主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大为增强。”蒙电集团董事托克的体会道出了委属国企的心声。
    为培育并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内蒙古国资委打出了关键的企业升级牌。
    包钢42所中小学、5600多名职工,森工教育、卫生、广电等系统140个机构、1.32万人,蒙电中小学、医院、电力学院等顺利完成向地方的移交。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基本得到剥离。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便是主辅分离。截至目前,包钢所属19家辅业单位整体剥离改制,组建了西北创业公司,走向了市场化经营。森工所属140户辅业实施分离改制,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使国有经济展现了较好的活力,但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质疑。
    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内蒙古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1755户,然而到2011年末,仅余750户。八年时间,国有企业锐减1005户,所剩企业还不到2003年的一半,力度不可谓不大。
    国有企业的大量退出,引发了自治区内外包括盟市国资办一些人的“国企唱衰说”。苏和告诉记者,我们绝不是“唱衰国企”,而是对国有经济唱兴旺之歌。不过,要对国有企业在国有经济中的位置与作用有清醒的认识。
    一些国企的退出绝对不是一卖了之,国企数量的减少带来了一箭三雕的效果。一、可以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办大事,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一些国企的退出为民营经济留足了发展空间,社会舆论不再纠缠于国进民退、与民争利,为国企发展创造了好的发展环境,三、一些退出企业改制后取得较快发展,其中的国有股份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资产总额在快速增加。
    因此,国有企业不是越多越好,也不一定要每个领域都有。关键要根据地区经济特点,让国有企业成为事关全局发展的基础性骨干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共同发展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建章立制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为内蒙古国资委赢得了荣誉。这也有了后来不少省国资委前来考察取经或索要报告学习情形的出现。
    “制度建设应该突出延续性、稳定性,内蒙古国资委也是这么做的。”从内蒙古国资委成立伊始就是主要领导,到2005年1月全面掌舵,九年来,苏和全面见证、推动了内蒙古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主要领导的频繁更换带来的监管思路较大改变、行为短期化等弊病,客观上为内蒙古国资监管体系的持续性、稳定性、系统性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面对新成立的国资委,如何履行出资人职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说白了如何监管好国有企业,成为摆在内蒙古国资委面前的一道课题。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背景下,根据区域特点和企业特色,内蒙古国资委闯出了一条适合监管企业发展的国资监管之路体系。九年来,已经出台了近百个规范性文件。

Tags:内蒙古:国企加速度(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