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转型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光明日报》2012年7月13日 詹新宇 参加讨论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与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日前在桂林举行。来自国内近40所高校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参会者认为,市场化过程在总体上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地区差距。自然的逻辑是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弱化地区差距,但地区差距的扩大又和政府本身的行为有关。为此,姚益龙指出,附带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实物资本投资仍将是一定时间内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首要动力,因而政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过渡都应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原则和基础上进行。詹新宇认为,市场化激励程度的提高在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的产出效应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这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的重要根源。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有学者认为,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各地通过长期经济实践,逐渐形成了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广东模式等。这些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正在生成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中国各地区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人文环境差异较大,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经济发展的普遍性与各地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因地制宜的科学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国有与民营、基础与创新、计划与市场、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结合,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创新。与会者认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五年规划”管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高位平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的特色和创新。各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地方政府借助集聚区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但张可云认为,集聚区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各种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效应,跨区域转移集中而形成的经济区域。市场机制、地方政府集聚区发展战略和配套政策循环体系对集聚区和集聚阴影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均产生影响。因此,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循环体系应该是招商引资、培育产业集群、推动转型升级的完整的“引—育—转”体系。

Tags:转型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