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型企业(本文所指中小微型企业是2011年7月国家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所指的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统称)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举足轻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前中小微型企业在我国已经占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微型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国内GDP达60%,上缴国家各种税收额占56%。同时,中小微型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提供了将近77%的城镇就业岗位,过去80%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都在中小微型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中小微型企业成为解决人民就业,吸纳劳动力的最大蓄水池。
然而,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却十分严重。中小微型企业所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15%,全国88.4%的中小企业有贷款需求,但是39.1%的贷款通过抵押才获得。在欠发达地区,我国的县乡及农村,县级金融和农村金融的贷款比例更底,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存在比例仅22%左右,在仅有的22%金融机构当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只占8.48%,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可想可知。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问题。
自今年4月以来,温州企业主“跑路”事件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据不完全统计,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中小企业老板仅9月以来就高达26人。他们要么借了高利贷,因企业经营困难而无力偿还,要么因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加之最近媒体大肆报道的浙江、广东等因资金短缺出现的新一轮中小企业倒闭潮,更加剧了民众的忧虑。因此,国内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中央政府高度关注。
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是多方位的和深层次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体制方面,金融资源分布失衡,政策方向错位;(2)企业自身方面,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体系缺失;(3)担保体系方面,担保规模小、力度弱,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4)资本市场方面,融资渠道过窄,未形成多层次多样化资本市场。
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金融体制、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能力等诸多因素,需要改革创新、综合协调、配套解决。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完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
政府应探索允许新创设立或改建设立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为城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实力和机制。合理引进和利用外资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农村信用社应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入股,加快改善股权结构,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
2.推进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改革与创新
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改革与创新金融体制。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适当降低信贷门槛,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开展授信业务;对效益好、市场大、有信用的中小企业,拓展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业务;放宽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条件,支持开办融资租赁;探索开展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国际金融组织投资和使用国外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同时,重视引导典当融资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典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3.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机构经核准可免征营业税。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新设机构、增资扩股、定向募集、规范管理等途径,引导其做大做强,放大担保融资的乘数效应。加快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担保业自律性组织。改进规范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方式,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其规范化经营,理顺抵押担保环节,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融资担保平台。
4.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建议政府想方设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运行、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高企业的获贷能力。研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奖励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应简化工商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同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
5.企业要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内外财务制度
解决融资难问题,企业自身要改进经营,完善管理。要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保持企业经营信息的透明度,切实提高企业在银行的信誉度;及时向银行通报企业的发展规划,邀请银行参与项目论证,主动争取银行的理解和支持;要积极参与资本运作,探索使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尽力减少对银行信贷间接融资的依赖。
6.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积极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完善现有中小板、创业块的上市审批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辅导体系;逐步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整合和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非公有制企业股权转让提供服务;继续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特别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香港及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探索债权融资方式;通过税收政策支持开展创业投资,推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业的发展,鼓励其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推动银行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业务的发展,扩大企业短期融资债的发行规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的试点工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资本市场体系。
(作者单位:致富资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