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与行业工资差距的实证检验结果(1)
注释:1.使用Stata10.0得到该估计结果。括号中的数字为z统计量;2.***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学者主要从3个角度研究国际贸易与工资差距的关系问题:一是按照S-S定理,将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于贸易发展;二是认为贸易引致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因;三是认为贸易引致的生产率进步会拉大工资差距。而本研究以进出口贸易渗透率指标衡量贸易发展的非均衡性,构建计量模型,验证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工资差距扩大的影响途径,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就制造业总体而言,对外贸易、资本密集度、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都对行业工资差距扩大产生正向影响。但是,比较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发现,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对行业工资差距扩大的影响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中,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并且成为扩大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要求高技能劳动力与之匹配,增加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提高其工资水平。这也提醒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高技能劳动力,形成贸易与劳动力结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将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进行细分,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进口贸易和资本密集度是影响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是扩大工资差距的动因;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出口贸易是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相比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成为扩大工资差距的主导因素。但是,就技术进步而言,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贸易都没有显著促进其技术进步,进而扩大工资差距。这意味着,就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传导机制而言,贸易没有更多地表现为通过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行业劳动生产率来扩大工资差距,这将不利于我国贸易的长远发展和缩小工资差距。从长远角度来看,技术水平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是贸易发展的潜在动力和缩小工资差距的关键。
表2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与行业工资差距的实证检验结果(2)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