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作者简介】丁长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张国强,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与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对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积极布局,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为系统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把握研究脉络和思想观点,并给予必要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特征、选择与评价
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国政府和学者提出,但国外文献的许多研究都涉及该产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筱原三代平(1957)、赫希曼(1958,1992)和罗斯托(1960)等对主导产业概念、特征及选择基准的研究代表了早期的贡献。Freenman & Perwz(1988)认为,从技术范式上,主导产业等同于战略性产业,战略性产业的选择必须考虑产业的技术经济范式,以一个或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不同的技术基础。Kremer(1993)和Keizer(1997)则对新兴产业的特征和选择标准做了分析,认为新兴产业应该具备较强的发展前景,较大的产业关联性和庞大的就业效应等特征。波特(2002)认为新兴产业为新建立的或重新塑造的产业,是采用新兴技术且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其出现的前提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对成本的降低。
相比而言,国内多数学者未对主导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等概念做明确区分,战略性产业的使用频率更高(江世银,2005;芮明杰,1999;赵玉林,2007)。李江、和金生(2008)则在比较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基础上,从战略的本质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出发,重新界定了战略性产业的概念和特征。伴随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中国政府在2009年使用“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提法,随后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标志着将该产业上升为国家产业政策。国内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也刚刚起步,概念范畴上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特征、选择标准和影响因素展开讨论(万钢,2010;朱瑞博,2010;王宏忠等,2010;课题组,2010;裴长洪等,2010)。从现有研究来看,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学者们从技术(姜江,2010;邓文龙、刘文军,2011)、产品(张少春,2010)、产业(陈柳钦,2011;)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学术界对该产业所具有的“全局性、先导性、联动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张少春,2010;吴传清,张勇等,2010),以及“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这三个选择依据得到肯定。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那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评价与选择。贺正楚,吴艳(2011)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个特点遴选评价指标,并选择产业评价模型对各个评价指标的值进行了综合化,达到综合评价的效应,以湖南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模型的运用与现实相符。张良桥等(2011)以灰色理论分析为基础,根据生物医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低能耗、低排放等产业特征,选择适合生物医药产业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以此作为评价一个省或部分地区的某个产业在各个区域发展态势的工具。
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更替的驱动力,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飞速发展的重要支撑。Krugman(1979)通过构建“南北贸易模型”研究发现,世界贸易模式是由不间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决定的,发达国家持续的技术创新是世界贸易达到动态均衡的基本条件,否则将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失衡,进而导致主导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更迭和兴衰。技术创新经济学家Freenman & Perwz(1988)研究认为,技术经济范式是主导产业形成的基础,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变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也是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日本和美国技术革命与产业更替案例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Sturgeon(2002)的研究支持了Freenman & Perwz关于技术经济范式与产业更替的说法,为后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许多国家和政府战略产业选择的依据。朱瑞博(2010)依据技术经济范式研究认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把握科技革命契机,顺应技术创新趋势,构建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创新战略,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技术创新是产业更替的决定因素这一思路,构成了国内一些学者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机理的基础(陈喜乐等,2011;王羽蓓,2011)。
依据上述逻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由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成果、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出现的新兴行业,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代表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因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推动和促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Carlson(2000)对美国的主导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主导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Mowery & Nelson(2007)、Ratliff(2006)等学者都对美国和日本的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等产业进行过实证分析和比较,他们运用专利数据证实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对核心技术创新的作用十分明显,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对新兴产业战略和政策制定。Questa(2007)指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重要途径。Peter(2008)对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及新能源产业的统计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对这些产业倾注的热情高于发展中国家。Kaoru(2008)的研究发现,节能环保、信息网络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正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进行资本和技术输出的主要产业。刘焱(2011)对日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总结也发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关键技术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由此提出把握科技规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凌捷和苏睿(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催生大量新技术的发展,还能带动一批新产业,推动增长模式的转型。刘志阳和施祖留(2010)认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的竞争是战略产业竞争和战略技术竞争,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同时助推产业和技术发展,并进一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2010)研究认为,扩散效应与创新效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其它产业的最重要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是由于创新引进新的生产函数,并将新技术扩散到整个产业系统,引起整个产业的技术基础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带动产业结构转换,为经济增长建立新的潜力和可能性。邓龙安(2011)强调了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手段。
尽管从全球看,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欧美等发达国家多处在新兴产业的选择、关键技术的预研阶段(王利政,2011)。但各国都已经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因而将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规划并给予政策扶持。这对于正力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
国内外学者对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艾萨德(1959)提出了产业综合体理论,阐述了经济活动相互之间存在技术、生产与分配等多个方面的联系而带来的节约。Osaka(2002)在分析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产业发展时,认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Dallas(1998)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应在传统产业基础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促进经济发展。凌捷和苏睿(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与传统产业密切结合。因为,传统产业往往提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完全脱离于传统产业而独立生产。裴长洪,郑文(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仍未完成工业化,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前沿的主导产业,所具有的创新和扩散效应决定了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姜大鹏,顾新(2010)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这些之间既有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尝试将产业耦合理论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分析中来。熊勇清,李世才(2010)分析了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逻辑结构,并构建了两类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对橡胶产业和环保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保产业和橡胶产业处于中度耦合和轻度衰退发展型状态。有关产业耦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也为本项目构建相关的产业互动发展模型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四、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刚刚兴起,在发展水平、创新能力、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郭连强,2011;姜大鹏等,2010;赛迪研究院,2011),总结起来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带动性不够、局部技术优势和关键性核心技术劣势之间不适应、产业风险大和前瞻性技术资金投入小之间不适应。尽管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某些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对关键技术的掌握和整个技术体系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战略新兴产业巨大的产业风险特征决定了私人投资不足,需要政府公共资金的投入,但目前来看情况不甚理想。二是企业规模较小和专业人才匮乏,导致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前瞻性和关键性核心技术的储备。加之创业创新环境的不完善,产业政策不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定受其制约。四是在财政、税收、融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人才培养和使用、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无法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受到各种有形(风险资本市场规制,限制了创新型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导致创新项目投资下降)和无形的(针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制和税收政策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管制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六是基于评价指标的激励,地方政府套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盲目跟风,激烈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导致产业重构现象严重,不仅无法实现产业的规模效应,而且产业的发展风险加大,未来不确定性程度增加。
此外,也有学者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分析了该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即战略性技术的高度战略化和低度市场化的矛盾、低端技术市场化与高端技术政治化的矛盾、国家意志与民营载体的矛盾、巨量资金需求与筹资渠道狭窄的矛盾等(房汉廷,2010)。还有学者从价值链角度发现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存在高端技术受制于人,人才激励不到位,产业政策缺乏配套等问题(杨时等,2011;罗贞礼等,2010)。
五、关于如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发展战略层次上,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选择、发展重点、发展原则、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万钢,2010;冯长根,2010;朱瑞博,2010;赵刚,2010;钟清流,2010)。例如,万钢(2010)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把握5大规律:科技发展规律、科技超前部署规律、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政策引领规律、人才聚集和成长规律;赵刚(2010)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应科学选择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培育科技创新等。黄幸婷、杨煜(2010)从组织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核心技术联盟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探讨(课题组,2010;黄永春等,2011;郭晓丹,2011;陈玲等,2010)。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依靠市场机制和国家政策推动,也可以通过依靠第三种方式,即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积极进行干预,弥补市场的不足。黄永春等(2011)以平板显示器为例,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规律以及后发地区赶超能力,提出后发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赶超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能力和赶超机会,选择合适的赶超路径,实现技术和产业超越。陈玲等(2010)认可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关键作用,但同时也认为地方政府是否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取决于经济激励,但由于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本地资源禀赋等因素,因此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而地方政府选择不同的策略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三是围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进行探讨。国外一些学者如Jorgensen & Stiroh(2000)、Norton(2000)等围绕政府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金融政策在这些产业的发展初期有着显著的作用,而在中后期作用不明显,由此提出政策优化方案。国内学者重点探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规划、标准体系构建、重大技术创新政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市场培育政策、财税支持政策、金融保障、人才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陈明森等,2010;刘志阳,2010;童汝根,2010;王镝,黄成明,2010;王昌林等,2010;)。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相关的数据,除个别产业的案例研究外(张晔,2009;罗贞礼,2010;杨时,曾文超,2010),实证分析的文献较少。
六、评价及进一步的研究
既有文献对于我们更为深入的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意义、发展规律以及政策敏感度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也让后续的研究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兴起,还属于新兴事物,具体于中国的特定国情,相关的文献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深化之处。
第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生产者服务的互动发展机制重视不够,对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缺乏深入研究。已有研究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比较感性,描述较多而理论分析不足,更缺乏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互动的角度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征、规律及对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第二,对关于影响产业空间体系演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系统因素缺乏深入研究,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规模经济、价值链主导驱动、总部经济、空间集聚之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关注程度不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发展初期,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系统因素有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避免其它产业在区域上的重复建设?其产业边界、价值链位置、总部经济和空间集聚特征如何?等等,上述问题对解决如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意义重大,但既有文献却较少涉及相关领域的探索。
第三,对关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实状况的考察缺乏深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实状况的考察是进行国际比较的前提,也是探讨如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如何实施相应的战略举措和制定符合产业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的基础。既有文献虽有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过考察,但由于缺乏数据等原因,对国家和地区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能源消耗、产业贡献率、产业带动系数、产品和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技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创新和政策环境及体制机制等缺乏深入考察。
第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的阶段,数据获取存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更多偏重理论描述,尚缺乏针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践层面的证据将会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础,而广泛的调研和丰富的问卷资料也能成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
Tags: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