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走出“去产能”的困境,要依靠哪些关键主体?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新华网 郭建伟 参加讨论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去产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在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记者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及企业领袖就“去产能”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其中,多位专家都在专访中详谈了“去产能”的主体、定向及解决办法。政府、市场、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去产能”?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小编综合各方观点,为您详细分析。
    政府与市场是不可缺一两个抓手  
    一、政府与市场:不可缺一的两个抓手 
    要保障去产能的连贯性有两种力量,一个是市场的力量,另外一个要考虑社会的因素。前一个挑战是市场驱动的过程,我们可能通过原来的审批予以考虑;对于后面的一个,我们应该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予以解决,能够尽可能平缓、平稳地把它过渡过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尽可能少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齐晔(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造成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和GDP导向干部考核制度。正因为市场化改革没有到位,才导致企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规划产能,而是按照行政命令来扩大产能,由此导致产能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去产能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政府只能是维护公平正义、市场公平竞争这样的定位,最主要的是让市场机制成为去产能优胜劣汰的主体,这要结合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在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社会保障,这是去产能的一个实际要领。如果政府抓住一些有效投资项目,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增加有效投资,所谓的过剩产能的一部分会迅速转换成有效产能。
    ——贾康(著名财经专家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传统制造行业的去产能不得不依赖行政手段完善并促进产业的出清和重组,从供给端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多部门出台配套措施共同推动。政策的实施应该更加彻底、坚决。第一,去化的产能使其失去复产可能性;第二,差别化信贷政策保障优质产能健康存续;第三,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
    ——管清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当前产能过剩问题同时表现出周期性、体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政府应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当前阶段出现的产能过剩。政府可以从建立产能检测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主要协调人的作用、设立专项职工安置基金等三方面,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
    ——何帆(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积极发展制造业,推进供给侧改革,旨在将一些效率较低的部门转型为基于市场且富有竞争力的生产部门。改革方式也会带来一些社会成本,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领导层对改革进程精心设计,步骤稳妥有序,中国的改革计划很好地吸纳了工业革命的好处,同时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可谓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艾德维(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二、创新机制,让企业有机会“自救” 
    企业应该是“去产能”的一个主语。要创造一个机制,让企业能裁员、能卖厂、能减少分红。要做到这一点,在税收上应给予支持,债务上给予支持。“去产能”去得多肯定有损失,如果去的好,银行根据好坏给予支持。一部分分出来的工人,政府应该承担,企业更要走出去。
    ——何帆(财新智库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 
    最难的难题,是企业的领导和地方政府愿不愿意接受由于去产能所产生的短期的地方GDP下降,所产生的地方税收的下降,因为这些企业尽管是产能过剩行业,税收还在交,他能不能够接受不良债务的处置,这是难题。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产能过剩其实也可以作为企业竞争的一种手段。从博弈论角度看,产能过剩可以使得共谋行为更加便利,通过制造更可信的降价威胁,形成进入壁垒。尤其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几类企业,投资规模都比较大,资产专用性比较强,沉淀成本较高,转而投向其它行业的代价太高,因此,企业也有可能短时间内降低价格,甚至有时候亏本运营,来赢取市场份额,以等待将其它企业挤出行业。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三、利用金融市场来淘汰过剩产能
    一是明确退出标准和机制。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银行授信要求的“僵尸企业”,建立主动退出机制。二是实施集中专业化清收。应科学制定下达清收计划,完善资产处置制度体系,规范和完善考核要求,严格管控,加大对存量逾期欠息和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力度。三是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要跳出“僵尸企业”的困扰,银行必须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把控能力。
    ——董希淼(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 
    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工具,通过重组并购有序淘汰过剩产能。一是可考虑通过发行专项国债为化解产能过剩募集专项资金。专项国债专门用于地方过剩产业的重组、整合和淘汰,确保被淘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得以保障,从而使过剩产能淘汰工作平稳运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二是加速推进交易制度改革,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
    ——刘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僵尸企业”的存在制约了新兴企业崛起,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是造成“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源。银行应该先背着一些坏账,再想办法把坏账处理好。原先风险管控规则要搞得更明确,防止新的“僵尸企业”出来。
    ——何帆(财新智库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 

Tags:走出“去产能”的困境,要依靠哪些关键主体?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