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21/1/14 本站原创 张航燕 参加讨论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国工业经济造成较大冲击,随着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均呈现“V”型反转走势。当前,工业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为企业资金压力增大、民间制造业投资低迷。因此,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需要平衡短期应对与中长期发展。一方面短期应对疫情对工业经济冲击,通过扩需求特别是扩内需,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总体情况
    (一)疫情对工业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恢复态势良好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工业经济造成较大冲击,随着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均呈现“V”型反转走势。从复产水平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企业复产水平持续好转。截至9月下旬,有73.2%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较6月中旬上升4.8个百分点;部分企业持续满负荷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情况整体接近正常水平。从工业增加值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一季度和上半年增速分别为-8.4%和-1.3%;1—2月份和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和1.1%,4月份以来,工业生产由负转正,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较8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从出口交货值看,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6552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7.2个和1.6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3%,降幅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17.8个和4.1个百分点。从经济效益看,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66.5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32.3个和8.4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升至5%,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29个和0.37个百分点;8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数量为85883家,同比增加21.4%,但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降低19.6个和4.3个百分点。
    (二)高技术产业、原材料与装备工业迅速恢复,消费品行业受严重冲击
    高技术产业显著增长。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9.1个和1.4个百分点。分月看,除1—2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以外,自3月份以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月均增长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月均增速达到10.5%。疫情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快速扩张。智能化、升级型产品保持高速增长。9月份,3D打印设备、平衡车、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新兴智能产品继续保持70%以上的高速增长,城市轨道车辆、充电桩等新基建产品增速均在20%以上。
    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增长。受基建投资拉动,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增长。前三季度,原材料工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3%和1.9%,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0个和0.6个百分点。特别是5月份以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加快增长,9月份其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0%、9.0%和7.5%。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9月份,装备制造业增长11.6%,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拉动工业生产增长3.8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9月份增速为16.4%,较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从年初低点逐步加速恢复,产量增速大幅升至51.1%;载货汽车、交叉型乘用车和SUV增长均在20%以上。
    消费类工业生产降幅较大,但降幅收窄。前三季度,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3.4%、10.6%、9.2%和7.8%,但是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1.6个、1.6个、5.1个和5.1个百分点。这些行业也是传统的外向型产业,受海外疫情、经贸摩擦等因素影响,出口交货值大幅下降。上半年,这四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26.4%、22.5%、18.1%和23.9%,降幅分别较规模以上工业高23.3个、19.4个、15.0个和20.8百分点,但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1.8个、2.2个、6.1个和8.8个百分点。9月份,受价格上涨、基数较低、双节需求等因素拉动,食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茶等行业生产明显改善,增速均较上月回升5个百分点以上。
    (三)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发展
    疫情对西部地区工业影响较小。前三季度,地区工业增速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西藏、甘肃、吉林、新疆和重庆,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1%、6.3%、6.2%、6.1%和4.4%,除吉林外,排名前五的省市均属于西部地区。前三季度,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上半年回升3.4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5%,高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同期水平5.0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位居第三位。从重点产业看,吉林汽车制造业、食品产业和冶金建材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0.8%和9.7%。
    东部和中部地区工业受影响较为严重。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仍处于下降的省市分别为湖北、海南、上海、内蒙古、广东,广西、黑龙江、河南和北京,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1.3%、5.5%、1.9%、1.9%、1.2%、1.1%、0.7%、0.2%和0.1%;上述省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工业受影响较为严重。疫情对湖北工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前三季度湖北工业仍有两位数的降幅,但是降幅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34.5个和9.5个百分点。疫情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造成了较大影响。前三季度,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在产的40个行业大类中,累计增速较1—8月回升的行业共30个,回升幅度较大的行业分别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分别回升5.7个、5.1个和4.7个百分点。
    (四)工业稳就业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政策措施,全力以赴筑牢民生之本。从PMI从业人员指数来看,前三季度,除1月和2月外,其余月份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均高于去年同期,且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连续7个月高于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网络招聘大数据亦显示了制造业稳就业的积极效果。从在线招聘新增岗位数量来看,今年前6个月,除了2月和3月份外,其它月份制造业新增岗位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特别是二季度,制造业在线招聘新增岗位317475个,新增岗位数量较去年二季度增加了23%。针对江西省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浙江、上海、安徽、天津及北京等地企业的视频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企业享受到了稳岗用工补贴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部分工业企业做出了不减员、不减薪承诺。
    二、当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一)回款难和库存高企,企业资金压力增大
    回款难、库存高企、资金沉淀大加重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压力。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延长。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是去年同期的3.6倍;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5.6天,较去年同期增加7.9天。同时由于疫情影响,人员流动相对受限,企业市场开拓不足,产成品库存增加。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4.55万亿元,增长7.9%,增速是去年同期的3.6倍;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9.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9天。从企业实地调研和企业视频访谈了解到,尽管绝大部分受访企业享受到了国家出台的复工复产优惠政策,如稳岗补贴、社保减免、房租减免等,但是受生产经营循环不畅等影响,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延长,不少企业背负着较大的银行还贷压力,企业流动资金普遍紧张。
    (二)信心不足,民间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
    前三季度,我国民间投资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民间投资意愿持续减弱。1—9月份,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243998亿元,同比下降1.5%,而同期固定投资同比增长0.8%。1—9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6.5%,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自2019年4月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19年2月以来,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于制造业投资增速。民间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民间投资依然没有转正,表明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还不是很充分,中小企业的亏损压力还很大,中小企业的一些预期还比较低迷,缺乏扩大生产的信心与动力。目前对微观主体积极性不足问题需继续高度关注,特别是目前地方政府一些官员依然存在着为官不为、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能够使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投资空间进一步提升,依然是未来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几个微观结构性问题。
    (三)地方投资冲动,部分产业无序竞争
    部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出现了无序竞争。国家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在政策推动下,各地纷纷上马芯片项目,甚至有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也投身集成电路行业,最终导致了多个“高调建厂,后续乏力”的烂尾项目。不仅新兴产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传统过剩产能行业亦表现出投资冲动。自2018年以来,钢铁行业整体产能扩张冲动明显。2019年,中国粗钢产量为9.96亿吨,同比增长8.3%,创历史新高。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2020年全年粗钢产量预计超过10亿吨,将再创历史纪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2016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严重供过于求的钢铁产业连续三年化解过剩产能1.5亿吨,使得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高,部分企业有扩大产能的规划;另一方面,2017年,超过1.4亿吨“地条钢”被清除后,部分原“地条钢”企业试图通过上马电炉替代过去的中频炉继续炼钢,导致行业供大于求的趋势再次显现。
    此外,疫情使得我国一些产业的短板和瓶颈进一步凸显出来。以汽车产业为例,在车规级芯片、传感器、橡胶、树脂材料、核心二级部件等方面,还需要加快产业链上游融合,集中力量实现核心技术的攻关。一些企业部分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高,由于海外疫情形势严峻,面临“断供”风险。
    三、推进中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做好“六稳”和“六保”,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新冠疫情叠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四季度中国工业经济仍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下一步,应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巩固工业经济稳定回升的态势。
    扩大内需不仅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恢复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而且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一是稳定有效投资。加强对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的配资热情,提高基建投资使用效率。二是全力推动消费提升。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三是紧抓国际疫后恢复机遇,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适销对路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全面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融资,不仅可以达到“稳投资”短期目的,更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长期目标的实现。一是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力度,确保对非金融类组织的贷款占比超过六成,大幅度增加对制造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二是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压低银行风险溢价,努力拓展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金融企业科技创新,降低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成本。
    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企业纾困,确保企业平稳运转。一方面落地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增强中小企业获得感。另一方面培育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二)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上半年工业经济的突出表现是将“脱轨”的中国工业经济拉回既定轨道,那么下半年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则在求“稳”的同时,需要适时适度的以求“进”解决中国工业的结构性问题,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依托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支持和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激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和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提高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二是集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有序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制,集中破除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以及先进基础工艺瓶颈。加强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三是建立防范机制,规避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布局,完善配套措施,同时建立防范机制,引导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按照“谁支持、谁负责”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起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三)强化改革与创新引擎,助力工业经济速度与质量并进
    面对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及实现“六稳”目标的重要抓手。一是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保障契约执行,严格保护投资者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严格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推进破产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体系。确保各类企业(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平等享受法律保护,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承担社会责任。二是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参考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设定与全球贸易投资接轨的高标准规则。加快引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和营商规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推动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落实“非禁即入”,有效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围绕进出口管理与投资事项,厘清各部门的职责与管理机制,精简审核事项与流程,避免重复监管。三是加快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和各级政府官员“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地方政府的投资和发展积极性。四是整合共享政务信息系统,加快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扩大数据共享范围,提升审批服务效率,营造更加便利的政务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Tags: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