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未来学 >> 正文

是“岗位杀手”更是“就业助手”——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智辨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文汇报 王迎春 李… 参加讨论

    日前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但是,很多人也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就业岗位减少等负面影响。为此,全面辩证地了解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稳妥的措施来应对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重塑就业结构,“人机协同”将成为主流工作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估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评估的方法论。
    麻省理工学院David Autor教授在上世纪末率先研究信息技术对工作的替代时,把信息技术定义为能够做“流程性”(routines)工作,据此分析所有工作中可被流程化的部分。他的这种新的框架,不同于传统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或者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分类方法,而是建立了新的方法论。2013年,牛津两位学者(Carl BenediktFrey&Michael A.Osborne)认为新出现的人工智能较传统信息技术有了新的特点,不仅可以做流程性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做一些非流程性的工作(如无人驾驶,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驾驶”是不可能代码化的),据此提出了新的方法论。OECD专家整合了上述两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固然可以做非流程性的工作,但是任何一种职业都是由不同的“任务”(task)组成的,人工智能只是替代了一个职业中的某一个或几个任务,所以并不会造成整个职业的消失,因此进一步推进了人工智能取代就业的研究方法论。
    麦肯锡则进一步细化了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和职业所包含的内容,建立了更复杂的方法论。麦肯锡认为职业的工作岗位由具体的工作内容组成,人工智能不是直接替代职业岗位,而是替代工作内容,预计全球50%的工作内容可以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实现智能化。可以高度流程化和数据化的工作会最先被人工智能承担。近中期就业可能出现“两极”化特点。部分中等技能岗位技术上可以智能化,并且替代成本适宜,这类岗位可能被快速替代,比如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等工作。具备大量人工智能无法完成工作内容的高技能岗位和使用人工智能不经济的低技能工作中短期内受影响较小,但是工作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未来“人机协同”将成为主流工作模式。比如,一个接送儿童上学的校车司机,如果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他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陪伴孩子。无人驾驶只是增加了他工作的效率但并不会取代他的工作。而且,随着无人驾驶的兴起,也会增加后台操作人员、实时监督和运维等方面的新工作岗位。因此,人工智能不只是替代部分现有岗位,也会改变工作范式,并可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受技术成熟度、应用经济性、社会接受度等因素影响,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重塑需要一个过程,麦肯锡认为大约要几十年时间。
    

[1] [2] [3] 下一页

Tags:是“岗位杀手”更是“就业助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