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揭示。其中,提出增强“党的领导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深刻把握。
“党的领导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极其重要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将“领导力”概念用到党的建设上,这是首次。
十八大之前,党中央经常强调必须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永恒的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增强党的领导力,具有重大创新意义。这表明,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力概念,须鲜明树立党的领导力意识,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力。
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戴。新中国成立后,掌握执政权力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支撑,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和理论上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制度安排只是规定了党的领导角色,名分上的领导地位不等于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从哲学上说,这是一个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从现实生活可以看到,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不相吻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决不能停留在制度安排的角色规定上,而必须落实到责任担当的实际行动上。
实践深入发展过程中党中央关于坚持党的领导思想不断深化,表现在:第一,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它既历史地形成,又必须获得人民群众的现实认同。第二,党的领导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发展。第三,党的领导地位不是高枕无忧的,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从这些角度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党的领导力问题,显然内涵十分深刻。它告诉全党一个道理:党的领导力在不在,绝非取决于名分规定有没有;党的领导力强不强,也不取决于权力大不大。有名无实的领导是空洞的,一味依靠权力的领导是无力的。增强党的领导力,必须以旨在实现人民利益和满足人民期待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使党的领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认同。
党的领导力与党的领导能力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力这个重要概念的内涵,需要厘清它与党的领导能力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又不能将其简单地画等号,党的领导力与党的领导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形成一个重要认识,就是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改进党的领导,明确提出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与此相关,20世纪末党中央领导人和党的文献都阐述过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概念,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