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领导力研究 >> 正文

基层领导干部怎样克服本领恐慌

http://www.newdu.com 2018/8/21 人民论坛 王明生 参加讨论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的提升。毛泽东曾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面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期待,同时又面临各种复杂多变的风险和考验。全面增强基层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克服本领恐慌,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
    基层领导干部的本领恐慌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基层领导干部的本领恐慌主要是指受自身能力素质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不能及时有效完成相关工作或任务,进而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本领不强。当前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非常了解,讲起理论“头头是道”,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却与实际脱节。比如,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对党的理论和大政方针的把握只停留在概念的表层意义上,不能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导致一些良好的发展理念不能落地生根,发展成效不能很好彰显。
    二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创新能力不足。新时代对于发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基层领导干部“身心并用”,但有的领导干部身体步入新时代,思维却仍停留在旧有的、传统的方式上。思维方式转换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领导干部在新环境下创新能力的不足,需要领导干部在工作的精准性、政策的灵活性、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不断提升。
    三是狠抓落实的手段和方法不多。党的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对基层领导干部而言关键是要精准理解政策,在基层狠抓落实。但现实中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改革创新和推进工作中,对政策把握不够精准,应变能力不足,应对方法捉襟见肘,“手里掐着政策,桌上摆着文件”,在狠抓落实上缺乏手段和方法创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要求。
    四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知识储备不够。新时代需要在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上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转型,一旦基层领导干部对这些方面的“嗅觉”差,就可能错过发展的大好机遇。有些基层领导干部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由于“接触少、存货不多、不会用”,不能及时推进新兴产业和服务的配套管理建设、实现实体经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对接。
    五是群众工作本领有待提升。随着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在法治框架内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简单粗暴地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加深了群众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隔阂。更有甚者对公众情绪的表达具有一种天然的恐惧,集中表现为害怕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缺乏接受群众监督落实的意识,尤其在面对群众诉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缺乏有效应对方法和手段,缺少依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缘何出现本领恐慌
    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自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懈怠。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少数基层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责任意识缺失,出现思想懈怠。基层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责任意识,基层工作的开展就会流于形式或者衍生出诸多不可控的问题。同时,思维简单化、片面化极易导致一种盲目自大的心态和照本宣科的保守行为,在面对激烈竞争和一些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进而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基层治理环境的复杂多变对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新形势下,基层治理环境复杂多变,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收入量的提升,更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幸福指数等有更多的需求。地方的发展也不仅仅立足于求大求全,一味地上项目、搞开发,还在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程序、凸显特色等。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造成虚拟社会空间的无限扩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网络社会治理问题。如何积极应对新挑战,从更高层面考验着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
    基层治理实践中系统性的监督还未形成合力。持续开展的“微腐败”专项整治,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但少数“漏网之鱼”仍然我行我素。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行为和少数基层领导干部的不作为侧面反映了基层领导干部监督体系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程序监督、制度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合力形成上,还存在着一定提升空间。如果“四风”问题的监督出现漏洞,基层干部可能会因为缺乏有力的外部约束力,忽视施政实效和能力的提升,进而出现政策虚置和形式主义等现象。
    基层领导干部的任用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选人用人导向对基层领导干部施政本领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选用领导干部的依据不仅仅局限于领导干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要考察其综合素质、全局视野、工作思路的创新性等多项因素。不少基层领导干部因为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大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但由于没有及时提升和增强本领,在新的岗位上出现本领恐慌。因此,科学的干部任用评价体系和合理的干部任用原则必须得到贯彻。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不近。个别基层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不到位,与群众形成一道道“隔心墙”。这种“隔心墙”无形之中将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虽然基层干部走访、调研、扶贫等工作奔波辛苦,但有些群众不领情,长此以往,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很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即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政府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情,社会公众都会给予负面评价。由此,如何有效地深入群众,赢得群众信任,成为基层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亟待解决的问题。
    锻造一支本领高强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需综合施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从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个方面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因此,新时代锻造一支本领高强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增强基层领导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做主动学习型干部。增强学习本领,就是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贯彻能力,尤其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深刻领悟。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的重点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营造善于学习的氛围,在基层要注重良好的学习条件创造,将集体学习、专家讲解、个人体悟充分贯彻其中,把握学习的要义,掌握理论的精髓,深化学习成果在基层的实践运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学习本领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领导能力,做“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的坚定践行者。政治领导本领,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基层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首先,要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保持政治立场上的坚定。基层领导干部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强大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免疫力,厘清地方与中央、局部与整体的利益,跳出“一亩三分地”,从宏观上思考决策。其次,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执行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层领导干部要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植根于心,理论上清醒,行动上才能坚定,才能不打折扣地在基层工作中执行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后,掌握“五大思维”方法,基层领导干部要用战略思维谋全局、用创新思维增活力、用辩证思维解忧难、用法治思维图善治、用底线思维守边界,努力形成对基层政治领导的合力。
    强化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的本领。基层领导干部要从内部动力与外部约束力的“双重驱动”中增强依法行政的本领。从内部动力看,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自觉提高法律素养。坚持依法办事,按法律程序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法服众、以法说话、以法育人。从外部约束看,要建立与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职能,疏通群众有效监督渠道,形成程序监督、制度监督、群众监督的合力效应。当然,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环境熏陶是一种有效的渗透式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基层领导干部责无旁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基层领导干部要掌握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最根本的是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尤其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化为个人履责的奋斗目标,并真正地落实到实践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方面,以增强公信力和凝聚力为导向,形成凝聚群众的聚合力量。基层领导干部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保证公平公正,做到依法用权,真正解决群众诉求问题,是提升群众工作水平的主要着力点。
    另一方面,要研修好“发声学”,在宣传党的理想信念中团结群众。基层宣传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有效方法。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通过“秧歌下乡”等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成功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塑造了革命的群众艺术,点燃了群众的革命热情,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把握好“发声学”的时代要义,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在线上线下的互动共振中将党的好政策播洒到基层群众的心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
    增强狠抓基层各项工作落实的本领,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进入新时代,敢于担当成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导向,要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过程中促进有担当、有作为的基层领导干部涌现。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重点从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上完善了激励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制度安排。可以说,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成长的“必修课”和必备技能。首先,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要在群众工作中树立“五个敢于”的行为标准,不怕矛盾复杂、不怕责任重大,学习焦裕禄同志“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的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增长本领、提升境界。其次,敢于担当不等于“拍胸脯蛮干”。部分领导干部看似气度不凡的行为,实则脱离实际和群众的认知度,往往容易伤害百姓感情、失信于民,最终伤害群众利益和基层干部队伍形象。最后,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和中央文件精神,落实对有担当、有作为领导干部的制度保障。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要结合群众的呼声,强调差异化考核,宣传先进典型,努力形成促使基层领导干部敢担当、敢作为的良好氛围。
    “郡县治,则天下安。”基层领导干部是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基础性力量。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基层领导干部要时刻把增强自身本领、苦练内功,努力克服本领恐慌作为重要使命,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坚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为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Tags:基层领导干部怎样克服本领恐慌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