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要坚守社会责任 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总编辑 徐世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互联网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社会责任、勇于面向市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互联网媒体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当前,互联网态势高度复杂,网络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网络环境有八大特点: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无界性、难控性、匿名性。过去,媒体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现在,大量市场化运作的都市类媒体出现。尤其在资本介入媒体的趋势下,大量的公众号、新媒体出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市场化新媒体都是原有传统媒体的骨干创办的。对于这类媒体,管理的方式可以有区别,但是原则不能改变。在导向的把握上,不存在新旧媒体、体制内媒体和体制外媒体的区别。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这是总要求,绝不能搞“两个标准”。
要有大局观念和战略眼光。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不行,要“互联网+”。我们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创新。媒体融合发展,培育新兴媒体集团,不仅是政治任务,而且要有大局胸怀、战略眼光。目前,在发展新媒体方面主要存在的错误认识有:认为互联网烧钱,只要不掉队就可以,随大流;仅仅投入一定的资源,就要求赶快盈利,减轻压力;财力雄厚就可以随便烧钱,忽视了新闻产品本身可持续性问题。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上,地方党委和政府既是管理者,也是战略投资者,不能急功近利,要明白当前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解决“两个舆论场”的矛盾。产品形态、公司治理,都必须符合互联网行业的要求、特征和规律。
摒弃传统思维和做法,大胆试大胆闯。信息技术是一次新的革命。它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光是内容层面的,也包括商业模式的构建。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直接决定着媒体融合创新能否持续。传统媒体强调以优质内容、稀缺性的渠道占有建立商业模式。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仅仅依靠优质内容换个载体,仍旧去卖广告,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很难走得通。因为这本质上还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经过20多年发展,任何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都在由原来的“体验式”向“服务性”拓展,这也是互联网影响人类生活的演变规律。比如,通过报纸可以阅读内容,通过电视可以收看内容,通过门户网站可以评论内容,而通过社交媒体则能够参与制作内容;又比如,当下火热的O2O(线上到线下),最早提供分类信息,今天则能够实现订餐、外卖、付款。因此,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是可以拓展的,是不断演变的。未来最有价值的在于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生活模式本身。增值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互联网产品商业模式的主流。纵观全球,任何现代媒体集团,已经不单纯提供新闻,而是用新闻、服务甚至商务来培育用户。
强化人才、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他还提出不要论资排辈,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讲资历,要讲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同时,要加强技术投入,要强化基础技术投入,要有“杀手锏”技术和非对称技术。《战略纲要》强调,要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破除壁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目前,国有传媒集团几乎都面临人才、技术匮乏等巨大难题,成为制约国有传媒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障碍。唯有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国有传媒集团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也对国有传媒集团的管理团队建设,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过去单一的内容管理团队,已远远不能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竞争环境的重大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充实更多的内容、市场、技术、资本等专业人才进入领导班子,形成一个互为补充的多层次管理结构团队,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着力改变体制机制中与互联网传播规律不相适应的关键环节,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