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 正文

如何实现“管理的中国理论”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光明日报 陈秀梅 参加讨论

    探求管理研究的方向
    
    ■缘 起 
    本版7月29日刊发了徐淑英教授的文章《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之后,在学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师生们通过微博纷纷转载此文并加以评论;武汉市社科院一位学者甚至在读后赋诗一首表示称赞;一位吉林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读者打电话给本版主编表示,中国的学者应该像徐教授一样做一些更具本土化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对企业有指导和启发意义;海峡彼岸台湾大学的老师听说本版刊发了著名华人管理学家徐淑英教授的文章后,更对光明日报产生了兴趣……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秀梅博士专门撰文给本刊指出,徐文中所描述的现象确实是我国管理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扩展,情境化研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重视,并开始出现“管理的中国理论”(即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存在着“中国管理理论” 
    徐淑英教授在《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文中指出,“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信用风险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也同样存在着“中国管理理论”的问题。从2000年—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期刊看,70%左右是套用西方理论进行的演绎性研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中国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国外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初开始的,而我国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在这近百年的时间中,西方对于信用风险管理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学派,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第二,中国经济环境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制度化安排较晚。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了专门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机构,随后出台了要求债券市场上公开发行的债券必须进行信用评级的相关规定;而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建的,发债企业必须进行信用评级的规定也是1992年才发布的。
    信用风险管理的情境化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但对于徐教授文中所指的“目前大部分的中国管理研究都情境化不足”的问题,在信用风险管理研究领域,套用西方理论进行研究的状况已有所改变,情境化研究得到重视。虽然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是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了中国管理情境的特殊性,对西方理论也不再是“拿来主义”,而是进行了各种有价值的尝试性改进。比如对于行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方面,学者们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及政府在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对于行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方面,根据我国各行业的基础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各行业间信用风险的相关性。再比如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方面,学者们根据国内商业银行现行主要统计数据研究构建预警系统的方法,并根据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实际状况提出了各种切实可行的降低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出现了“管理的中国理论” 
    徐教授认为目前大部分的中国管理研究“更少有进行深度情境化的研究,或者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是存在深度情境化研究和探索性研究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风险受重视程度的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研究领域不断出现“管理的中国理论”,学者们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解决方法。比如在与西方政府债务相区别的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学者们立足国家推出4万亿元财政扩大支出、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配合地方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融资平台过度借款是否引发系统风险的分类统计方法、监测归类方法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实践;从地方财政的角度入手探索性地分析研究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压力的办法和改善措施,形成了一系列基于中国实际国情的地方融资平台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
    对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方法的建议 
    虽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已开始出现“管理的中国理论”,但对于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的现实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学者们在研究中还应注重以下方面:
    首先,要认识到西方信用风险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术范式”,要批判地吸收西方理论所体现的科学研究方法。重要的不是结论和标准答案,而是正确的研究方法。因为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扩展,所谓的结论和标准答案不仅需要不断地修正,而且有可能会被彻底推翻。在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上,西方理论重视量化分析,在研究中多采用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大多是建立在假设前提基础上的,与我国的现实相差甚远。这就要求学者们在研究中对西方理论保持谨慎态度但不是避而远之,可以参考西方理论所体现的研究方法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求在研究中少走弯路。
    其次,在研究中要追根溯源,寻找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信用风险管理学属于经验科学范畴,其理论都是经验的提升,而经验是永远开放、永远不会完结的,因此需要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寻找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深层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这是能够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前提和关键。
    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多做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很适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领域,这是由信用风险管理学科范畴和信用风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信用风险管理学是经验科学,而实证性研究同样是主张从经验入手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信用风险本身由于各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社会意识等方面差异致使其来源、特征差别较大,客观上也需要用大量样本数据进行测试和实证检验。
    总之,任何理论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再发现问题的循环中发展的,只要能够认识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到解决问题和弥补不足的办法,就是进步。
    (陈秀梅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Tags:如何实现“管理的中国理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