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战略是战略主体解决冲突的常用战略之一。它是一种低成本的解决冲突的方法。通常冲突的一方向另一方发出一个威胁,这一威胁能够使冲突的另一方感到害怕,而不敢做出使冲突升级的行动,从而使冲突保持在双方都可控制的限度之内,达成在冲突内的有限合作关系。
威胁有时是单向的,甲在威胁中所承诺的行动能够给乙造成严重损失,而乙却无法威胁到甲,例如鸣枪示警,鸣枪的甲会对乙构成威慑,乙却不能。有时威胁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双方都具备威胁对方的能力和可实现的行动,并且在对方行动之后,自身具有更强的反制能力。由于这种反制能力的存在,冲突可能会因此而不断走向升级,冲突不断升级就意味着双方的损失不断升级,而这却是双方不愿看到的结果。这种相互威慑的条件一旦形成,冲突的双方考虑到未来不断升级的冲突及其造成的损失,反而可以在冲突的初期就达成有限的合作关系,例如核威慑状态下的美苏冷战关系。
威慑战略的核心是如何形成有效威胁。威胁就是发出一个承诺的信号并且这个信号到达了被威胁的一方。如果被威胁的一方不按照威胁的要求行事,那么威胁的发出方,要让被威胁的一方承受痛苦和损失。即使威胁发出方会因此使自身也蒙受损失,他也会这么做。如果威胁成功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做威胁中所承诺的事情,威胁发出方所要做的事情仅仅就是成功发出威胁的信号。但是如果威胁失败了,那就需要花费成本和代价去做威胁中所承诺的事情,而且还可能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实现有效威胁的关键是威胁能够使被威胁方相信这个威胁,即威胁的可信性问题。
战略学家托马斯 谢林认为,威胁的有效性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威胁的力量,另一个是威胁的可信性。威胁的力量是指威胁的发出方有足够的能力,使其做出的威胁付诸实施和执行。威胁的可信性是指这一威胁能够被真正付诸实施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才能形成有效威胁。比如一个拿枪威胁别人的人,他的枪里面可能没有子弹,但是被威胁的人只要相信他的枪里有子弹威胁就能够成功。如果枪里面没有子弹,理论上就不具有威胁的力量,但是只要对方相信有子弹,这个威胁就具备了可信性,也就是一个有效的威胁。
第一种提高威胁可信性的方法是类似破釜沉舟的方法。谢林在其著作《冲突的战略》中提出了这一方法,后来这一方法被人们总结为“谢林定理”。在冲突过程中,一方之所以会让步,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让步了,如果你能够让对方相信你不会再让步了,你就能够获得主动性。谢林认为,放弃自身的一些选择或者通过一些方式约束自身的行为,反而能表明自己不会再让步了,能够增加威胁的可信性,从而增加在冲突中的主动性。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更多的自由选择权总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动性和更好的机会,而谢林定理与生活经验恰恰相反。
实际上,人们早已发现了这一规律,只是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理论研究,“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死而后生”等成语正是反映了这一规律。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都是战争一方在攻打和撤退两个选项中放弃了撤退这个选项,只给自己留下攻打的选项,从而获得主动权。在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出现和应用减少了美苏两国的选择,约束了他们自身的行为。在没有核武器的条件下,两国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让步还是不让步,可以选择军事冲突的范围、对抗程度、兵力与武器投入数量,甚至不惜选择走向全面战争。核武器的出现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在有核条件下,一旦发生核战争,两国无步可让,核威慑所发出的威胁是具有可信性的一个威胁。决策者需要考虑到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冲突的升级方向很有可能就是走向核战争。全面核战争的结果没有赢家,只有给全人类带来无情的毁灭,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考虑到这一结果,双方都会在冲突的初期慎重决策,努力将冲突控制在非军事冲突的范围之内,或者将军事冲突控制在极为有限的常规战争状态下,以避免全面战争的爆发和核战争的爆发。因此,核武器的出现既减少了美苏两国自身的选择空间,增加了威胁的可信性,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使对方的行为得以约束,使战争的可能性减少,和平的可能性增加了。
提高威胁可信性的第二个方法是将威胁分解。如果一个威胁的规模过大反而会降低这一威胁的可信性。为了提高这一威胁的可信性,需要将这类威胁进行分解,构建成可分步骤可分割的威胁。电影中常见的情节是甲用枪威胁乙道:“快说,不说我就杀了你!”通常乙的回答是:“哈哈,杀了我你就永远不会知道证据藏在哪了!”这时甲的威胁可以看作是一个规模过大的威胁,不足以使乙置信。这时甲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分步骤的威胁,将威胁改为不足以使乙致命的酷刑,例如,割脉放血、将乙反复溺水等。这时一个规模较大的威胁,被分步骤地实施,威胁的可信性提高了。
阿维纳什 迪克希特在其著作《策略思维》中曾经讨论过一个有趣的案例。美国政府遇到一个关于征兵的麻烦问题。数以百万计达到法定年龄的青少年,不按照规定去进行应召入伍的注册。罚不责众,处罚这么多没有按规定注册的适龄青少年,是一个规模过大的威胁。政府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处罚,而违法者也不相信政府真的会去处罚这么多的违法者。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迪克希特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即将这一规模过大的威胁分步骤设计实施。政府宣布要按照字母顺序从A到Z依次追究违法者。例如,姓氏为Aaron的人知道,假如不去注册,他就会最先被处罚,于是只好乖乖注册。接着,Adam会想,既然叫Aaron的都注册了,惩罚就会轮到他。以此类推,一直到Z 开头的姓氏的人,例如Zoe等,也不得不乖乖就范。
提高威胁可信性的第三个方法是将威胁随机化,构成随意威胁。随机威胁是指当对方未能遵守威胁所要求的行为时,发出威胁的人,可能会实施威胁,也可能不会实施威胁要做的事情。这样本来不容易被相信的一个规模过大的威胁,变成了一个随机实施的威胁。随机威胁之所以能够提高可信性,是因为威胁表现成为威胁方和被威胁方都不能控制的状态,而这种规模过大的威胁一旦进入不可控制的状态其后果不可设想。
警察在审讯犯人时,常使用“好警察”和“坏警察”的审讯方法。通常警察很难直接威胁嫌疑犯,因为嫌疑犯都知道警察不敢使用非法的酷刑,也不敢以枪杀自己作为威胁。于是,“好警察”唱白脸,“坏警察”唱黑脸,他们俩一唱一和。这一情节在电影中经常出现。“好警察”会说,你乖乖跟我们合作吧,我会向法官求情的,老实招了吧!这样说嫌疑犯当然不会招。这时出现了一个“坏警察”,这个“坏警察”十分生气,近乎失去了理智,他表现出好像已经无所谓,已经不在乎他所拥有的一切,甚至不在乎他自己的未来,他要给他的好同事、好兄弟报仇。如果嫌疑犯不招供,“坏警察”就准备拿枪把他杀死。幸亏有“好警察”拦住了“坏警察”,使事态得以控制。于是嫌疑犯还怀有一丝希望不打算招供。这时“坏警察”的疯狂状态不断升级,“好警察”越来越控制不住他了,就在“坏警察”要开枪的那一刻,嫌疑犯招供了。“好警察”与“坏警察”的审讯方法就是在审讯中利用“坏警察”这样一个随机威胁来增强威胁的可信性。当只有“好警察”的时候,枪杀威胁是不可能的;当“坏警察”出现的时候,枪杀威胁有可能实施,也有可能不实施,威胁成为了随机威胁,“坏警察”疯狂不可控的状态使嫌疑犯得以屈服。
以上三个方法,很多时候是在没有其他良策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威胁策略,它们在提高威胁可信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为实施威胁而导致损失升级的风险。战略决策者需要在放弃部分选择与争取主动性之间寻找平衡;在可分解可分步实施的小惩罚与实施最终威慑的大规模报复之间寻找平衡;在威胁的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清晰与模糊之间,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之间寻找平衡。而对于这些平衡的把握和拿捏,恰恰体现出战略决策者的决策艺术和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