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略通常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战略对策等组成。这些静态的环节必须有很好的技能使其变成思维与行为的逻辑。
对战略的认知
有人把想法、思路当成战略,这有如让战略深陷雾霾中,只有目标没有方向。战略的成功涉及前提和边界条件、成功要素、挑战、问题与风险、解决路径,等等。有学者认为战略是经过严密论证的非分之想,只有逻辑严密的、有理有据的非分之想才是战略。战略应该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逻辑,其推进过程,就是组织寻求内部认同和外部开拓的过程。现实中,一些组织在制定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预见性、前瞻性,热衷投机,决策随意性大,藐视规律,缺乏足够的要素准备,乱喊打造一流组织、一流品牌,等等。
一个好的战略要看到未来、能凝聚人心、应杜绝不断地试错。制定战略的难点是选择,如果不会选择、不坚持选择、不断地选择,那么会使组织处于摇摆甚至动荡之中。因此,战略要符合如下几个要点:第一,价值。明确组织存在的价值,其存在才有意义。第二,需求。发现、识别新的需求。第三,定位。让组织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有限的资源能集聚,研究建立和保持优势需要的时间,重视竞争对手的连锁反应对自身的影响。第四,共识。让所有成员发自内心地认同组织的战略,形成共同愿景和使命。一般来说,在战略形成阶段,依据战术决定战略;在推进阶段,依据战略决定战术。组织的发展方向决定组织未来,管理模式决定成败。因此,战略实施中应该思考如何把方向变成方法,把方法变成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径。
战略的挑战
战略的挑战主要来自如下方面:第一,资源。任何战略没有资源保障,只是梦想。因此,整合资源非常重要,能够整合内部资源是一个优秀的组织领袖,整合业界资源是优秀的行业领袖。第二,时间。能够穿越时间的战略,才能达到终点。很多战略在时间面前拐了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环境变化快,组织会常面临战略执行的两难境地:执行下去有可能使组织受损,如不执行,那么前面的各种投入就浪费。所以,好的战略都应该设立战略调整机制。第三,放弃。当新战略所采取的方法与组织过去成功的经验不一致时,愿意放弃既有的利益,往往是领导者勇敢精神的体现。第四,认知与共识。对战略的概念、要素、结构、关系不能形成共识的组织,很难有真正的战略设计与执行。必须要把战略诸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顺序关系、关联关系等理顺。战略要克服组织内部的矛盾,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战略行动,能形成共识,才能让利益相关方认可组织的战略。在下属中形成共识,就会赢得下属的全身心的投入;对外界形成共识,就会得到外界的信任;能与上级形成共识,就会赢得上级的支持。
战略、机遇、策略、执行的相互关系
战略和机遇。安永会计事务所调查,67%的创业者选择在今天的环境下抓住机遇,而只有19%的成熟商人说要抓住机会。可见,发展的阶段不同,对机遇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超越了创业或起步阶段的组织,如果外部有太多的机遇,形成对机遇的过度依赖,从而把追逐机遇变成了投机。投机会放大投机,最后把投机变成习惯、变成目标、变成战略。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战略,把机遇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发展必然偏离方向。停留在机会主义的成功阶段往往是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各方都好,当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都不行。实际上机遇思维是被动思维,战略思维是主动思维,机遇属于外力,战略属于内力。战略框架下的机遇,要以战略为坐标,不能冲击战略,而战略的实施需要机遇作为突破口,有利推进。对机会的把握取决于组织的系统能力,每一个机遇都应该给组织带来从决策到执行等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战略实施中,发现机遇比解决问题重要。如果没有发现机遇,困难就难以攻克,反之则反是。比如,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和解决产能过剩等问题,就需要机关和企业人员分流,找不到人员处置的机遇或办法就完不成这个任务。
战略和策略。战略要辨别方向,策略要等待时机。没有战略指导的策略不会有太大价值;没有策略支持的战略不可能成功,战略要简单,策略要充足,战略需要各种策略的保障。
战略和执行。战略一旦确定,执行是至关重要的。阿里巴巴公司马云认为,一流的战略三流的执行比一流的执行三流的战略好,这是选择问题。最好的状态是战略好执行好,但现实中,要么战略有瑕疵,要么执行不到位。所以,有时当战略不够清晰甚至不够成熟时,需要团队齐心协力地在执行中弥补,促成战略升级或完善。战略执行就是让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都成为战略的一部分。
制定战略的素质要求
战略制定者的心理安全感与使命感。首先是心理安全感,表现在有自信和风险意识。失去了敢于冒险精神将是组织失去进步的开始,因为试图通过逃避风险而获得稳定的事业发展是不可能的。敢冒险往往能闯出新路,有耐力往往能走远路,因为敢冒险,所以总能找到一条生路,因为能坚持,所以能成大事。日常生活中常有白马黑马之说,其实成为黑马不容易,从黑马变成白马更不容易,因为黑马拼的是爆发力,白马需要的是耐力。如果战略制定者心理恐惧,缺乏安全感,其后果可能是组织凝聚力下降,悲观气氛弥漫,很难发挥组织的能动性。现在确实有个别领导者甚至期望不负责任,不冒风险地让下属作出成绩,一旦出现偏差,就责怪下属,领导抑郁导致下属神经。领导的风险意识和牺牲精神是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其次是使命感。领导者不是领导工作,而是领导使命、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团体目标。李嘉诚在与内地企业家座谈时指出,企业家要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样自我反省吗?这就是领导者的使命感。
管理素养。战略的成功往往是策略的成功,其失败可能是管理的失败。一些优秀组织的管理模式被深度研究解析,但为什么还学不了?因为支撑这些组织行为的管理体系没办法学。其实我们不缺战略智慧,最缺的是管理基本功。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战略变形,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摸索建立本组织有效运行的流程、规范、标准,形成好的管理素养,对于支撑战略成功极为重要。
合作的精神。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利益,合作的根本是共同理念。俗话说得好,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结伴走。有合作才能有伙伴,为别人着想才会赢得尊重和持续合作,很多情况下只有合作伙伴成功了我们自己才能成功。在组织内部,要懂得只有与其他部门和同事合作才能提升自己。在组织外部,要更广泛地建设战略联盟,通过合作将伙伴的能力变成本组织的能力,将伙伴的目标融入本组织的目标。必须明白,有时本组织最优的战略可能是行业或区域较差的战略,只有照应行业或区域的战略才能共赢。要重新审视绩效考核的设计思路,无论组织内外,单纯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会使组织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成为博弈对手,以价值观或利益为导向的考核,才使大家目标一致。没有价值链和物质链意义上的分工就没有合作,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