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 正文

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百年探索的演进逻辑

http://www.newdu.com 2021/8/9 本站原创 金东 参加讨论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对基本关系。马克思提出,一旦城乡关系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城乡关系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和努力探索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把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百年城乡关系发展变迁的背后,始终贯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大主题。中国共产党正是为了谋求救国、兴国、富国、强国而不断调适着城乡关系,通过激发城乡活力为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提供坚实支撑。
    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共产党谋求救国的决胜之道
    百年前的中国,正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和“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没有照搬“中心城市暴动”理论,而是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视为革命胜利的关键,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乃是看到敌人的统治势力主要集中于城市,而农村则蕴藏着无限的革命潜力和胜利希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事业,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夺取城市,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农村支持城市:中国共产党谋求兴国的时代选择
    为了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让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落后挨打的屈辱命运,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确立了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力图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同志提出“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的战略构想,将统筹兼顾作为处理城乡关系的指导思想,告诫全党“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然而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出于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共产党毅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通过城乡分治、以乡养城、以农补工的方式解决工业化资本积累问题,让农村和农业承担起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重任。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得到快速推进。从1952年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1.4%,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中国共产党谋求富国的重要途径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新征程。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中国共产党处理城乡关系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重视城市和工业转向给予农村和农业更大的关注。正如邓小平同志曾说的,“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允许农民进城就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逐渐松动了城乡二元体制。进入世纪之交,为了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越来越鲜明地成为党调整城乡关系的政策取向。从实践来看,城乡隔阂的逐步打破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自1979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71倍和58倍,城镇化率也由17.9%大幅上升至52.6%。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共产党谋求强国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而言,城市和农村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中国“强起来”离不开城乡的协同发力。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关系,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积极推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首次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文献。2019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则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构建起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架构。在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践探索中,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正一一破除,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中国共产党有关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百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城乡关系时始终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增进城乡人民福祉,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大势的胸怀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勇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担当。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Tags: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百年探索的演进逻辑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