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 正文

基本经济制度的艰辛探索与共同富裕

http://www.newdu.com 2022/3/17 本站原创 辜胜阻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实现了“四大飞跃”和“两大历史转折”。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制度密码。
    基本经济制度的艰辛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次党代会都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把非公有制经济定位成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表述,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心。党的十七大提出“两个平等”,即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拓展为“三个平等”,即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民营经济有很多重要的新论述,提出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特征是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举,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双部门改革,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最成功的增量改革,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开放倒逼改革,改革促进开放。
    从四个维度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重大经济政治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初心使命。可以从四个维度来促进共同富裕。
    一要做大增量。做大增量是因为我国的GDP总量虽然已经相当于美国的70%以上,但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10503.2美元,排在全球第63位,与美国的63415美元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所以做大增量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增量。应调动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更多力量投身创富浪潮,通过创新创业让创富源泉充分涌流。
    二要分好总量。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是人人努力、人人共享,实现先富带后富、勤劳智慧守法致富,不能搞“绝对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防止“借机躺平”和“福利陷阱”。要构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第一次分配更多的靠市场机制,强调效率优先,兼顾服务。第二次分配的主体是政府,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第三次分配是社会的机制,更多强调资源的要素。要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要素充分涌入,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合理的“亮红灯、开绿灯”,提高实业资本的回报率,压缩投机资本的牟利空间,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
    同时,不仅要约束资本,也要约束政府和社会,共同营造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和友爱的社会,“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特别要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和美国、日本、德国相比,在此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在分好总量过程中要逐步解决的问题,提高劳动报酬以及劳动所得的比重,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
    三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里包含四类人群:一是高校毕业生,这是有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二是技术工人,这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这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四是进城农民工,这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
    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03亿户,为7亿多人就业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要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改善营商环境,特别是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要适当提高工人特别是基层一线工人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职工的工资待遇。要提高城乡居民住房、土地、金融资产等各类财产性收入。
    当前,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0%,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5.4%,这表明一方面“有人无事做”,但另一方面又“有事无人做”。最近公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可见,这种结构性的就业矛盾,也是我们在共同富裕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四要弥补短板。共同富裕要靠生产力大发展,循序渐进地弥补“致富短板”。首先是小微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小微企业相对大中型企业来讲还是弱势群体。小微企业发展困难,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短板,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小微企业受伤是最重的,我们需要在共同富裕中解决小微企业的短板。
    其次是老年人口。现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6亿,农村有1600万留守老人。研究表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退休金,农村老人的生活来源需要靠家庭的供给。我们可以看到,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老年人的再就业来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比如,日本70%以上的企业有再就业制度,韩国有7万多名出租车司机是65岁以上的老人。
    第三是小农户。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第四是既要“鼓口袋”也要“富脑袋”。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在精神生活的富裕方面,教育是一切公平之母,我们要通过授人以渔,实现知识致富,降低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强化对低级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同时可以实现机会公平。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的估计,避免运动式的共同富裕。特别要吸取一些国家超出发展水平,搞过度福利化,导致丧失经济发展活力的深刻教训。
    让我们积极奋进,把握机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成就伟业!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本文根据辜胜阻在“财经战略年会2021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大会”发言整理。中国社会科学网 闫琪/整理)

Tags:基本经济制度的艰辛探索与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