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所有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从我国宏观数据看,我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消费层级尚存在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因此,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做出以下政策调整:
一是降低投资增速,提高消费率。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一些过度投资对人民的消费是没有多大促进的,甚至有些投资对于人民的消费质量有负面的影响,因此要降低投资增速、注重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就需要降低投资增速,提高消费率。
二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决定消费,这些举措也将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为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消费会反作用于生产,并会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基本保障。教育、医疗、住房支出过多使得人民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压力增大,当人民面对现实需求和未来不确定性双重压力的时候,只得降低消费、提高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解除人民后顾之忧,有利于促进消费,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基本前提。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精准赋税政策、精准扶贫项目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低群体的收入水平。但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规定,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具体建议是: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