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是对发展终极目标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依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掠夺自然、污染环境的生产模式曾给自然留下迄今难以愈合的创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忧和节能减排的期盼,正是清洁生产模式的时代意义所在。围绕清洁生产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武汉市清洁生产模式及应用研究》编著者之一李俊杰。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谈谈清洁生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意义?
李俊杰:工业文明以征服为基本特征,强调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增加,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矛盾。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依靠原材料的低成本,无需技术开发便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利润,借助外延式的生产方式低估资源与生态环境成本,通过对自然资本的“压榨”提高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价值,割裂的生产与自然的均衡。
与传统工业文明对立的生态文明,以协调共生为基本特征,强调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还体现为社会成员福利的均衡与共同增加。强调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发展要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在所有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共识:解决市场调节带来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略社会福利的做法,是对传统发展观和价值观的超越,是人类文明和价值的提升、探寻最大社会公约数的做法,是实现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和面临问题共治的科学方法。
传统工业文明与现代生态文明最大的区别在于:生产方式差别与对待自然的态度。清洁生产、减少资源消耗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减少生产活动的废弃物排放是关键,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相亲相爱,实现人类经济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同步。改变了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积累,实现包含生态效益在内的质量性的发展,由单纯的追求经济目标向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的复合型目标转变。强调经济发展要兼顾社会进步,要以良好的自然环境这一人类整体利益来消除不同经济主体的之间的矛盾隔阂,实现利益关系协调。因此清洁生产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跨越,是推动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力量,是从“人类至上”向万物“众生平等”转化的关键一步,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当前国内外发展清洁生产的现状和态势。
李俊杰:可以说,对清洁生产模式的探索正是对发展终极目的的思考。
清洁生产模式的推进,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新推动力量。清洁生产建立的资源投入和技术基础有别于传统的工业文明,在对资源要素属性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将产生新的投入方式;新技术需求将催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清洁生产相适应的消费理念的改变,促进产业结构从重型、高碳化向轻型、低碳化优化升级;通过政策引导,加快节能降耗,推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兴环保产业发展,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将对传统生产消费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甚至出现颠覆式创新变革,新需求的产生将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成为经济持续向前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因此,清洁生产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模式的改善,而是经济发展动力和方式的重构,是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
发展清洁生产是世界性的趋势,国内外清洁生产发展呈现五彩纷呈的局面,其成功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美国工业化也出现过严重的环境污染,利用制定、法律通过制度来引导清洁生产的发展,是美国最大的特点。欧洲在清洁生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英国利用立法在国内形成发展清洁生产的舆论压力,并不断扩大影响力,主导清洁生产发展的走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话语权;法国利用自身在清洁生产技术上面的积累,通过相应的体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德国通过循序渐进发展清洁生产,以鲁尔地区为试验平台,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做法加以推动;瑞士因地制宜发展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亚太地区的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清洁生产的推进方面也是各有特色。国内,北京在奥运会期间推进环境治理的清洁生产模式;海南依靠产业驱动发展清洁生产;河北依靠区域联动联合,在联动治理大气污染的基础上,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向清洁生产方式转型。国内外推进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都说明,认识的提升、政府的引导和市场作用的发挥,是推动清洁生产的重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武汉是中国中部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请您介绍一下武汉市发展清洁生产的现状?
李俊杰:武汉市推进清洁生产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长期技术积累和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具有技术产业基础,还承载了时代的使命。
武汉推进清洁生产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国家出台系列的推进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文件,发展清洁生产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湖北是我国第一批低碳省区的试点,武汉城市圈是“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承担探索中国特色清洁生产模式和总结经验的历史使命。武汉的资源环境压力使发展清洁生产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选择。
武汉市发展清洁生产具有良好的基础。武汉的清洁生产一直走在路上,探索并初步形成了清洁生产管理体系,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供应能力的增强,在社会意识作用下,清洁生产正在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良好的科技基础使清洁生产监测、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储备了大量的技术,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基础,其应用效果价值巨大。立足于清洁生产催生了与此有关的产业:生物质发电在国内独树一帜,工业废气治理与应用特色鲜明,农业清洁生产产业蓬勃发展,以青山循环经济发展成为清洁生产的一大特色。
武汉清洁生产进步明显,但发展的短板与不足依然严重。产业化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载体不足依然存在;产业结构日益老化、企业经营能力不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部分企业和民众对发展清洁生产现实性和紧迫性认识不高,不科学的政绩观依然成为清洁生产推进中的制约;现有的发展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突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商业资本支持作用、区域碳排放交易促进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谈谈您对武汉清洁生产的建议。
李俊杰:武汉发展清洁生产要建立在清楚的碳排查基础上,把握当前污染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的现状。只有查清问题的根源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对策和方针。因此,武汉的清洁生产应该建立在两大基础上:通过生产流程再造减少生产过程对能源的依赖,开发新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发展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形成完整的清洁生产链条。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编撰出版了《武汉市清洁生产模式及应用研究》。该书在把握清洁生产前沿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资源环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方法,客观分析武汉清洁生产具有技术积累丰厚、产业基础良好、龙头企业强大、政府引导得力的比较优势,从思想认知和生态文明的观念入手,分析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对武汉进行碳盘查的基础上,明确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著作可供从事清洁与低碳生产、人口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管理领域研究专家学者作为研究参考,也能供对资源环境学习和研究有兴趣的学生作为学习资料,还能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业务部门作决策参考。(中国社会网记者 明海英)
Tags:清洁生产是对发展终极目标的思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