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樊胜根:不忘初心的世界“零饥饿英雄”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佚名 参加讨论

    30年如一日对农业经济和公共政策的不倦探索,使得樊胜根成为该领域国际知名专家。8年前他就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不仅是研究所历史上最年轻的所长,也是第一位担任国际农业研究组织高层领导的中国籍雇员。
    出生于江苏普通农民家庭的樊胜根,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上大学之前他一面求学一面务农。虽身躬耕陇亩,却心未忘忧民。为此,他在高考志愿书上选择了“农业经济学”专业。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农业经济硕士学位后,樊胜根坚定了推进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志向,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继续攻读农业与应用经济博士学位。
    30多年来,樊胜根立足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并将成果与经验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与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他公开出版了20余部专著,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100多篇,涵盖了农业经济和公共政策的多个方面,尤其在公共投资和优先序设置,经济转型、农村发展与减贫,以及食物安全和营养新战略上成就斐然。
    樊胜根始终关注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进程,针对农业科研、公共投资与投资优先序、农业生产率测度、农村发展与制度改革等,展开了颇具开创性的探索。
    他率先使用生产函数法,将中国农业快速增长的源泉分解为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投入增加。在对投资优先序的研究中,首次将公共投资与减贫结合起来。他在中国搜集了大量县级、省级相关数据,并创建了一个经济计量系统模型,用于测算各类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不同投资在同地区、不同投资渠道下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均为政府在西部建设与农村发展的政策制定上提供了科学的实证依据。
    任何研究都离不开深入的实地调研。为获得宝贵的第一手数据,樊胜根曾带领一支科研队伍,深入贵州、云南、甘肃和新疆,进行长期追踪和调研。回到研究所,他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未来应该优化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跨部门、跨地区流动,提高经济效率,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樊胜根还开展了对中国食物安全和营养新战略的研究。对此,他开出的“药方”是:以可持续的粮食和营养安全为目标,采取综合的政策和投资计划,更好地链接经济与市场,转型农业和食物生产系统,以更少的资源生产出更多高质量和营养的产品。
    在国际组织工作的经历,让樊胜根不仅有科研工作者严谨治学的精神,而且具备了国际视野与格局。樊胜根相信,中国农业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他亦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座桥梁,将中国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他将基于中国的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经济计量系统模型,用于分析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44个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投资,并通过与发达国家作对比,总结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科学的公共投资决策。而这个经济计量模型也被国际机构作为范本,在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
    2007—2008年的全球粮食价格危机,让数百万本已脱离贫困的人口再次受到饥饿挑战。针对这次危机,樊胜根不仅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了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影响,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现有的食物体系存在缺陷。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建立以营养和健康为驱动的国际食物新体系。
    樊胜根在减贫和抗击饥饿方面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14年,他获得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颁发的“零饥饿英雄”奖,便是最好的见证。 (鲁莹/文)
     

Tags:樊胜根:不忘初心的世界“零饥饿英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