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加强政策支持 创新教育体系——发达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实践及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郑代良 参加讨论

    推进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实现了政产学研的高度融合,大力促进了政产学研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是一种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其标准模式是学生每周1—2天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3—4天在企业培训与实践。瑞士也特别注重教育的均衡发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职业教育采取三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即在“二元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培训中心,形成了学校、企业和培训中心三位一体的“三元制”,有力推动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英国政府、企业、行业组织、高校等多元主体联合开发并实施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使得英国的高等学徒制,特别是本硕层次的学徒制堪称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发达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途径。瑞士特别注重高层次青年学术人才国际流动,通过多种举措吸纳和留住国内外顶级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通过科研协同,既促进了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解决了科研人员成果产出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难题。同时,部分发达国家为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也实行全球开放性的教育培训体系,比如吸引和鼓励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移居美国,是美国移民政策的长期主题。
    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
    人才强国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支撑,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与经验表明,革新不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有助于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人才强国建设。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文环境,以培育社会民众的创新思维和逻辑习惯;同时教育理念上应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鼓励发展质疑式、思维式和事业式教育,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近年来,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年提高,目前教育经费投入已经不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阻碍。健全整合国家科研资助体系,使国家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行业组织等的公共性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合力,促进各领域科研人员进行良好交流和互动,合理分配利用资源,将更有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可以建设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培养招聘大师级的教师,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重点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和高层次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最终形成包括中职、高职和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有助于培养中国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而积极与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智库机构和企业单位等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与科研协同,建立国际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也可以拓宽人才的国际视野和提升其学术成果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加强政策支持 创新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