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城市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赵璐 参加讨论

    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的公共服务效力和发展竞争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有学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每个城市因事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机遇与挑战共存
    建设智慧城市机遇与挑战共存。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毅表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出现,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但不平衡的发展阻碍智慧城市建设,“数字鸿沟”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卫东表示,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大有可为。但他也表示,目前建设过程存在跟风现象,有些地方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缺乏清晰认知。
    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乾看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管理创新和社会公共服务改革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定位不清、投资不足、管理体系落后、相关法规建设滞后和信息安全等问题。
    明晰市场主体责任边界
    谈及政府和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系,受访学者表示,建设智慧城市,政府要“正确定位”和“主动归位”,企业要“大胆站位”。
    黄乾表示,政府和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加强协同合作的同时,也要明晰政府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责任边界。政府的重点责任应该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产业政策、营造智慧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企业等市场主体应积极发挥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兰冰对“政府统筹、市场主导”的原则表示认同。李兰冰表示,政府的角色主要体现在: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机制与建设模式;统筹安排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对智慧城市以及相关企业运行进行监督与管理;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可控。企业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资源、要素进行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活动;探索智慧城市或者某具体运行模块的建设机制与运行方式创新;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城市服务,成为智慧服务与智慧功能的平台运营商或提供商。
    

[1] [2] [3] 下一页

Tags: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城市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