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精准扶贫 实现共享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段丹洁 通讯员刘忠魏)12月9—10日,“精准扶贫与共享发展”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并就落实精准扶贫、实现共享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南京大学教授童星通过分析贫困演化的阶段和特征,提出在精准脱贫和社会救助取得决定性成果后,重视预防“新贫困”的出现。为此,应该拓宽视野,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公众等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合作治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左停建议,正视并积极回应不同人群多样化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创新、改革、拓展社会保障扶贫模式,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实施积极的社会保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迎生提出,应加强顶层政策设计,拓展反贫困的主体结构,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作用。
我国反贫困事业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看来,当前脱贫攻坚任务中的“硬骨头”在于如何形成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而“后脱贫时期”的任务应该是以缩小差距为目标的反相对贫困行动,要以贫困地区和贫困者能力建设为基础,促进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复旦大学教授顾东辉表示,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力量,实现社会多主体的跨界合作,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谈到未来反贫困的攻坚重点时,吉林大学教授贾玉娇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精准瞄准、精准递送、精准治理的积极作用,建立绝对贫困人口大数据,动态监测、精准评估,预警贫困发生风险。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宋丽娜根据调查,提出要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利益变化带来的新问题,积极调动基层政府和地方社会的积极性,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和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承办。
Tags:落实精准扶贫 实现共享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