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解决好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侯志阳 参加讨论

    第二,要解决怎么培养的问题,可抓好“四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施情景模拟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理论,实现知识内化。采取“半工半读”方式,引导学生到公共部门挂职或开展公共部门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生可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挂职,硕士生可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挂职,博士生可到县(区)政府挂职。各培养单位可依托各地蓬勃发展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引导学生创办社会服务机构。以挂职或创业为抓手,获取实证资料,引导学生申报科技作品或撰写毕业论文。二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专业认证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质量保障的队伍,形成过程监控、结果反馈、持续改进的常态机制。从新专业创办、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日常教学管理到毕业论文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都要有第三方的参与、监督和评估。通过第三方评估,实行专业认证制度,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分星级认定,根据认定结果,进行专业动态调整,推进办学质量持续改进。三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欧美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实践创新、政策变革方面都比较成熟,有些经验确实值得学习。但是欧美公共管理的许多理论在中国往往“水土不服”,不能解释中国的治理问题。事实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已积累了丰富的公共管理智慧与经验,只是没有从学术上建构起让国际学界认同的话语概念和理论体系。当今急需培育既懂西方公共管理知识,又熟悉中国公共管理实际的人才。可大力发展与国外公共管理院校合作培养模式,实行学分互认,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校中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以培养横贯中西的公共管理人才。四是职业化教育与学术化教育的结合。建立扎实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体系,以支撑蓬勃兴起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使得MPA毕业生真正成为公共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让他们自觉运用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就需要在教育的供给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将职业化教育和学术化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培养单位津贴分配的关键绩效指标;大力提升教学绩效在职称评聘和业绩奖励中的比重;设立国家级教改课题,推动教师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解决好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