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命题,它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现代化思想库体系,要坚持中央方针、中国价值和中国国情,采用中国视角、聚焦中国发展、形成中国模式。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三个维度着力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独立性、群众性和专业性,努力将其打造成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中心”。
立足人民利益 强调智库的科学性 “发展为了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根本原则。其核心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强调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和最高位置。
智库建设的科学性是保障其实现人民利益的前提和关键,只有保持智库建设的科学性,才能站在客观立场,发挥专业能力,超越其他掣肘而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和前瞻性的智力成果,从而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但是,囿于组织形式、研究经费、课题来源、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许多智库自身建设的科学性不够,使其难以积极思考、客观判断,难以实现其维护人民利益这一根本目标的智库建设定位,故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立足人民利益强化建设的科学性。
一要优化机构建设。不断优化智库组成结构,适当培育民间智库,引导其在体制之外的健康发展,形成官方、半官方、第三方的多元结构以推动智库之间的良性竞争。逐渐转型智库组织形式,将部分官方智库转型成第三方智库,将部分“官助民办”的准官方智库转型成纯粹的民间智库,使它们摆脱平衡体制属性与民间属性的困境。
二要优化经费来源。摒弃“广撒胡椒面”的财政支持策略,以招标竞争代替直接拨款,以常规性资助代替课题性资助,变智库“端人碗、受人管”的窘迫局面为“先自强、再端碗”的积极状态,通过强化自身的科学性和人民性以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改革“政府单一化”的经费支持模式,开辟政府部门、公司团体、社会捐赠等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积极发展智库类专项基金。
三要强调科学研究,这是机构优化和经费优化的最终依归,也是智库建设科学性的最终显现。智库必须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和人民利益的角度进行专业研究,充分发挥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引导公众的功能。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