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啦!赶集网,找房子、找工作、找装修,找宠物、找保姆、找搬家,买卖二手货。赶集网,啥都有!”2011年的春节期间,由姚晨代言的赶集网广告开始陆续出现在电视,公交、楼宇广告屏,门户、视频网站等媒体,打响了互联网企业整合营销传播战役的第一枪。有传言称这次战役总共花费了赶集网4亿元的预算,而其中线下广告投入占总投入的一半以上。笔者文武赵认为,果真如此的化,那么如此大规模的线上线下广告投放已经算得上是互联网企业之最了。尽管后来出现了赶驴网的偷袭,尽管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也印证了这则广告的成功。
符号姚晨:正确的代言人选择
笔者文武赵认为,赶集网要做的显然是要通过广告建立一个品牌壁垒,来阻击对手。赶集网还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即产品和品牌存在很大的模糊性。赶集网提供的产品是一种生活信息的服务,是一种虚拟化的产品,这种产品不能被消费者形象地感知,因此建立起清晰的品牌形象也相对困难一些。
因此赶集网找到了代言人符号来承载自身的产品形象,使得虚拟产品有形化。代言人往往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有着鲜明的人格魅力,这些对于品牌来讲都是宝贵的资源。并且代言人还能将企业的各种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变得富有个性和人情味,成为一个人性化的品牌。赶集网决定聘请姚晨作为其品牌代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自从成为微博女王之后,姚晨的事业便扶摇直上,连续接拍了《摇摆的婚约》、《非诚勿扰2》、《武林外传》等电影,再加上原来电视剧《武林外传》、《潜伏》等赚得的人气,姚晨知名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成功迈入国内一线女星的行列,这无疑这与赶集网想要强调的行业领先地位相匹配。
其次,姚晨本身具有很大的亲民性,有人说,姚晨是一个介乎于草根和明星之间的明星。不仅仅是她很多经典的荧幕形象,而且在现实中她没有明星的架子,没有偶像明星的包袱,因此率直、乐观,受到很多粉丝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