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闯红灯所引发的管理学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世界经理人网站博客 花无尘 参加讨论

    有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个人晚上开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这时黄灯已经转成红灯,他心想反正没车,于是加速冲了过去,结果不巧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问他:“你没有看到红灯吗?”“有啊。”他答。“那你怎么还闯红灯?”警察又问。他说:“因为我没看到你啊。”----这个生活故事的言外之音是说我们常常想投机取巧,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人在阳光下必会留下阴影,我们不能再找任何借口和理由来欺骗自己将它合理化。
    以上的例子用在我们的管理上,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公司的制度明明写得很清楚,处罚后果也很明白,但仍然有很多人以身“试”法,弃制度于不顾呢?很多时候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缺少像交警那样坚定不移的监督执行者。监督执行不力,是很多制度无法得到贯彻实行的根本原因。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监督执行不力的三种情况:
    1、监督者日常操作不能够长久地坚持,制度常常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风一吹掉在地上”,失去了日常的监督,员工的本能的惰性就开始发挥作用。闯一次红灯没有受罚,两次没有,所以胆子也就自然大起来。特别是现在企业管理当中,很多制度在得不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下实施,或者新任管理人员在改变原有制度是往往影响和改变老员工的习惯和利益,那么缺乏监督管理执行,那员工几乎是不会自动自发的去按制度要求实施的。有制度有处罚,但还是需要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专演白脸)去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违反制度现象,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维护了制度的权威,这样。闯红灯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哪怕没有交警,也要有摄像头的威慑才行。
    2、监督执行者的软弱和同情导致制度流于形式,最终流产。既然已经将制度公开化,全体员工就应该知道制度的严肃性。违反制度,就一定要受到处罚,否则就会滋生侥幸和依赖心理。而我们的监督执行者常常会手软,出于同情而网开一面。这样做,那怕是真的出于爱才也好,带来的危害和隐患是很多、很大的。我相信,越是优秀人才,相信他们都会自发的维护制度(哪怕该制度的存在不甚合理都好),既然颁布了,就要支持公司执行,而不能带头破坏。凡是认为自己功劳大的员工,常会自以为是,这时候监督执行者再手软,或者睁只眼闭只眼,那制度也就无须执行的必要了。
    3、如果是遇上留制度还是留人才的特殊情况,我们就要权衡利弊了。哪个代价更高?如果选择留人才,我们又如何将破坏制度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能让大家心里平衡而又乐于接受?这将是考验我们管理人员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时候了。例如公司一个部门经理在旺季时候或最繁忙时候请假,按照制度规定,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请假的。假如领导批了,势难服众,破了先例就很难做了;假如不批,特别是这位经理的能力特别好,为公司做的贡献特别大,如果非特殊情况,他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请假。如果不批,经理的内心就会认为,我平常为公司付出那么多,而公司都不肯额外照顾一下?就算明知有制度在,他还是希望公司能够批他,因为你能够批他,他就觉得平常的付出值得,如果不批,那就是不值得。那怕你不批是因为制度而不是个人原因,但相信这位经理从那以后,积极性绝对没有以前那么高了,甚至以后管理当中绝对是100%地按照制度去管理执行,不会也不想,不肯变通管理,从而经理的团队也会变得死气沉沉了。所以说,越是优秀的管理人员,一般不会以破坏制度来给上司出难题(除非你想知道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分量是多少)此时,我的解决绝招是:将其他部门的所有经理召集起来,将这位经理因特殊情况请假的事和各位经理探讨,并且引导性的分析该经理的日常表现和工作态度,暗示大家能够理解这位经理,破例答应该经理的请假。这样,通过各个部门的经理的民主研究决定,那领导也就不用冒着“千夫所指”的危险去破坏制度,也不会失去人才了。而且,你也可以趁机了解这位经理在其他经理的心目中形象如何,人际关系如何,甚至为人处世、人品如何了。

Tags:闯红灯所引发的管理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