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昆:再不创业来不及了
清华创业访谈系列之三
文/李兵,叶飒
王昆,华医网 总裁 14年三甲医院胸外科医生,现专注于医学远程教育。
记者:医生到创业跨度很大,您当时创业是看到了什么机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昆:我下海的时候是35岁,那时感觉,如果你在做事情,想做一件新事情,再不做来不及了。医生行当是缓慢,稳定,逐渐上升,越来越值钱,而创业在某种程度上,年轻有更多的机会。自己想做一件事情,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觉得如果不做,恐怕就很难再有机会。
我下海以后先在一家公司做高管,而真正和合伙人开始创业有3年多。创业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经历或者说感受吧,创业将我逼到了一个新的位置和角色。做医生时是医生的感受,而创业是创业的感受,有些东西你不经历,永远只是看别人做。
记者:有很多年轻人想在医疗健康行业寻找机会,您有什么建议?
王昆:我觉得当下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需要一些不是学医的人或是学医之后又学习别的专业的人,他们能够给行业带来新的思想、新的技能,并有可能构建一个新的体制。医疗行业是一个非常封闭,稳定,变革少,但同时蕴含很大机会的行业,需要外来新鲜血液,才能把它改变。
记者:当前的市场上有一个热点,就是所谓的“健康管理”——很多公司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或通过整合专家资源,为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你怎么看待这种模式?
王昆:我认为,“健康管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如果你以十年为跨度,更长的跨度看,这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提法。但是如果以一年,两年的时间段来看,“健康管理”则显得过于宽泛。在我们现有的体制之下,提“健康管理”,有可能定位太宽,我个人感觉“健康服务”更贴切。健康服务是多种多样的,从大的方面说有看病、康复和咨询等等,其实在看病之内,还有很多内容,说“健康服务”更贴切,不是一上来说能把客户的健康管起来。
记者:也就是说,应该找准一个切入点,推进“健康服务”,寻找这里面的机会?
王昆:那当然,首先你要定位好,看你是整合者的角色,还是服务者的角色。我认为刚入这个行业,还是先做服务。因为整合者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掌控很多的资源。对于新入行的创业者,最好是先做一个服务的角色,获得认可之后在拓展。未来需要一些非医学专业背景的人?需要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来进入这个行业。
记者:近年来食品安全负面消息充斥着媒体,也引起大家很多的讨论和关注。面对这些负面消息,您是否认为医疗健康行业的创业者们对于项目和商业模式选择,是否存在一个道德挑战?
王昆:确实如此,往往商业模式与道德有一个天然的冲突。虽然说道德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但是真正做起事情来,你的底线和公共道德之间的差异不能由自己说了算。在道德之外,还需要法制,需要很多像你们这样的有激情和道德感的人,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氛围来约束力。道德会随时代而变化,十年前的道德体系和标准跟今天大不一样,三十年前“下海”都被叫做投机倒把。但是有些东西,如毒物,则是一个违法的问题。总之,我认为道德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首先应当讲法律,要合法经营。另外,道德是基于利益之上,抛开利益谈道德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Tags:原创王昆:再不创业来不及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