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监管面临转型时刻——访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赵晓辉、华晔迪)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证监会的监管转型,上市公司监管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并购重组和退市制度将如何改革?中小投资者保护如何衔接?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10日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向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模式转变
记者:上市公司监管模式上将有怎样的转变?
欧阳泽华:过去,对于上市公司监管应以公司治理为核心还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各界有不同理解。从国际发展趋势和发达市场经验来看,信息披露无疑是监管的核心。
二十多年来,我国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方面的法规体系相对健全,监管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社会各界对此也有了较大认同。
“知之真切笃实即是行”。在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证监会在积极推进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型,信息披露作为监管核心的地位不可动摇,上市公司监管应以信息披露为基石。
重构统一有序的信披法规体系
记者:如何从制度上保障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监管?
欧阳泽华:首先,要以证券法修订和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出台为契机,着力重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
现行信息披露体现为多维度,IPO与再融资、上市公司持续披露、新三板等三套信披体系并行,这和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不适应,也不利于投资者理解,甚至带来信息噪音。
“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在证券法修订的契机下,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验,应以监管条例出台为龙头,在证监会层面制定一个覆盖多板块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都纳入其中,各板块再制定细则或差异化的行业信披指引。
今年,证监会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披露改革。
首先,从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入手,力倡使用浅白语言,并利用交易所和指定网站,公布更多、更翔实的结构性数据,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其次,适时组织发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体现各板块差异性,同时鼓励公司自愿或主动在指定平台披露信息。
第三,支持交易所信息披露直通车扩大覆盖范围。目前,沪深交易所信披直通车已经覆盖了约80%的上市公司。
第四,完善建立舆情协作机制。出现重大舆情时,公司要先发布澄清公告;根据舆情关注点及反应,公司及中介机构再做情况专项说明;地方证监局视情况安排专项核查,并向社会适时公告核查结果。
如媒体有重大质疑,公司澄而不清,社会各界又非常关注,交易所可引入特殊机制,要求上市公司等相关方召开媒体见面会。
第五,交易所就重大自律监管措施在其网站设立专栏公示,以提高自律监管的透明度。
本文来源:新华网
Tags:上市公司监管面临转型时刻——访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