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壮大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需要寻找创新点和突破点。
创新乡村“活农活业”机制
农业的新业态和新功能已经凸显,振兴乡村产业需要创新振兴农业的思路与做法。建立乡村与城市的需求互动机制。乡村的产品和服务要面向城市,就需要让乡村充分了解城市的需求,这正是目前乡村发展的短板之一。要建立乡村与城市需求的互动畅通渠道,搭建乡村城市的互动平台,确保提高乡村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率,让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创新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机制,发展农业新业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拓宽融资渠道,发展众筹农业等新兴业态,延长农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特别是依托互联网平台,推进分享农业的发展,确保农村土地尽其用、产品功能多样化、资金来源渠道畅通化、农机农技功能最大化等,确保乡村振兴的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关键要素的充分流动和共享,提高农村全要素的生产率。
创新乡村用人的灵活机制
人是发展和创新的主体,乡村人才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短板和痛点。乡村振兴急需汇聚社会各界人才,建立起“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完善“带头人”制度。企业家和资本进村,不可能与每家每户打交道,而是与乡村带头人打交道,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接项目,完成有效合作。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培养本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建立吸引本村能人和大学生回村兴业机制、外村人进村创业机制。出台鼓励本村能人和大学生回村创业的扶持政策,配套相应资金,这是乡村振兴的希望。要根据乡情打造特色产业和产品。打通智力和技术下乡渠道。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连接全国乃至全球的专家智库,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学者专家和大学生等下乡活动,为农村发展提供指导。要吸引企业家进村,这是乡村振兴的捷径。乡村缺人才、资金、技术和高水平的管理等,企业家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但是需要筛选有热爱农村热爱农业情怀的企业家进驻农村。
创新乡村“活村”机制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做好农村的前景规划。讲好乡村故事,强化和打造乡村独有的传统和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有形的”和“无形的”主打产品。在推进乡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依托乡村的历史和特色资源,打造自己独特的产品,推出旅游产品、特色民宿等,让外地人来旅游,不仅可以带走看得见的特色产品,还能带走刻在心里的“无形”的乡村文化。乡村基础设施提档提速,基本公共服务逐步现代化,推动乡村生态宜居和治理有序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通过乡村基础设施的提档提速,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动“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这是“活村”的基础性“硬件”和“软件”。优先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整体教育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师资力量引进力度和配套政策。基础教育方面,建立与城市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还可以建立发达地区名师到欠发达地区乡村支教的灵活制度。职业教育方面,注重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包括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素质提升教育等,教育场地多元化,提高培训效果。创新农民培训机制体制,充分发挥“村级党校”的作用,提高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
(作者系宁夏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Tags:创新壮大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