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理解共同参与 记者:现在,有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给予贫困户的优惠政策不断叠加,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基层平衡,致使部分非贫困户心理不平衡。脱贫攻坚中的这类问题该如何化解?
张琦:为实现到2020年的脱贫目标,各地分别制定了脱贫的年度计划,并为了保证年度计划高质量完成,在国家的考核评估中获得好评,有些地区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加上贫困村可能获得多个部门的帮扶,就出现了帮扶优惠政策的叠加现象,导致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公共服务好于非贫困村,贫困户的住房就业各种扶贫帮扶获得大大超过了非贫困户。尤其是对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差异不大的边缘户和边缘村之间,巨大的帮扶差异和政策落差,造成了心理上的巨大不平衡,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隐藏资产、谎报收入等“争当贫困户”现象,滋生出新矛盾和新冲突。
我们需要认识到,贫困县、贫困人口按照标准和程序严格识别出来,贫困群体确实更困难,给予更多帮助,社会各界都能理解。脱贫攻坚大量投入,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客观上也使得非贫困人群受益。现阶段对贫困县、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更多帮扶,这个原则不能变,不能动摇,还要继续坚持。
针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要清查是否存在错评、漏评、错退等情况。弄清矛盾根源,错评清退、漏评补上、错退的继续帮扶。对于贫困县的贫困户与非贫困户、非贫困县的贫困户和贫困县的非贫困户要予以区别对待;对于家庭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又未及时纳入贫困系统的进行信息收集,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脱贫攻坚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理解、共同参与。脱贫要先立志,立志必脱贫。这个贫,不只是经济上的,同样也是精神上的。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资源统筹协调、综合平衡,尽量减少差距过大,防止帮扶中产生不公平现象。各方要一起努力,同舟共济,为形成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不断增添亮色。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磊)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