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制袜产业集群“块状经济”特色而闻名世界的大唐袜业,一共生产销售了250亿双袜子,全球人均4双,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围绕着袜子这件商品,集聚了1万多家各类企业。这些数据着实令人震撼。
大唐“袜业”蝶变成“袜艺”,大唐镇成长为“世界袜都”,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这自然引起作为一名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我的思考:大唐的发展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于全面深入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和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具有典型示范和先导的启迪意义,实在值得细细品味,进而做深入的剖析研究。
大唐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主动接受、积极参与并融入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潮流取得巨大成就的缩影。结合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的研究,今天的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所关注的诸多热点,都可以从中得到研究资源和养料。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产业和技术发展中的政府与企业关系、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进步与居民致富奔小康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优化的关系等方面。大唐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好,就是因为处理好了以上几组关系,这其中一定有规律可循。
大唐作为“国际袜都”,梳理其发展轨迹,大致经过了九个阶段:
从几台手摇袜机起步,到机器自动织袜分多次工序成品,再到机器全自动一次完成织袜成品;
从袜子的生产制造、路边摆摊销售,到兴办交易市场,形成营销交易物流中心;
从传统的批发销售、线下运营,到电子商务、线上服务,每天60万单快递包裹;
从袜子的生产制造、外采织袜机械,到织袜机械就地制造形成集聚和规模;
从织袜的制造加工,到袜子生产原材料研发,再到织袜机械的研发,形成全产业链;
从袜子的生产制造、贴牌加工,到自主品牌开发提升;
从袜子产品的一般穿着单一使用价值功能指向,到科技文化创意开发附加、形成系列化多样化多功能化指向;
从一般生产制造,到原材料的研发和织机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从袜子产品的一般生产销售研发,到袜艺博览、袜品消费的历史文化时尚发布传播。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