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转变思想认识 针对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
首先是转变思想认识。
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再到智慧政府,政务服务者必须深刻把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给政府角色定位、工作方式带来的冲击,必须准确把握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趋势,坚决摒弃单向管理思想桎梏,及时调整为双向互动、合作管理,进而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其次是深化管理机制。
要强化部门合作,协调推进整体工作。可通过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居中组织协调各行政主体、各部门在“一网通办”业务办理中可能存在权责不清、界限不明、标准不一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一网通办”新技术优势,依托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手段提供精准服务;加强“两微一端”推送,使公众和企业能及时收到政府服务更新消息;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尝试普及网上预审和现场预审,通过标准化预审作业简化行政相对人后续负担,并依法将“一网通办”中获取的数据予以更充分地开发利用。
最后是加强法治保护。
例如,对于电子证照效力问题,安徽省在2018年2月出台地方性规定,明确行政机关应当通过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放电子证照,并且按照安全规范要求生成的电子证照和纸质证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当然,在加强地方立法探索、填补法治盲点和空白之时,对于不符合“一网通办”建设的地方性规章也要适当地做减法。
总之,“一网通办”不仅是政府部门功能的集成,而且是解决公众和企业办事难的良方。尽管目前全国开办企业的平均时间还需22天,但随着“一网通办”的普及,在智慧政府的不断建设下,“只需要一天即可开办企业”的目标终将实现。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